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華建敏看望12歲的青海玉樹州藏族女孩才乍永珍
11月11日上午,中國“扶貧救心”介入診療基地在武警總醫院落成。該基地將成為國內最大的貧困心臟病患者的救治基地,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大型數字減影機和彩色血管內超聲儀,可同時開展三臺心臟介入手術,對前來就診的貧困救助對象給予優先掛號,優先就診,開辟綠色通道,對于需住院治療的患者,有專人負責辦理住院手續,優先安排床位,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并以高超的技術,極致化的護理,更好為貧困患者服務,造福社會。
據武警總醫院鄭靜晨介紹,在基地建立之前,武警總醫院從2005年起就開始進行“扶貧救心”活動了。鄭院長說:“2005年3月,一則關于我國弱勢群體‘看病難、看病貴’的報道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關注。我國心臟病發病率高,平均每年約有15萬患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出生,由于治療方法復雜,費用昂貴,很多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只能望而卻步,有1/3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因此失去救治機會,不到20歲就失去了生命。”
2005年8月起,由中國紅十字會與武警總醫院共同發起的,以“紅十字在行動”為主題的“扶貧救心”活動,在人民大人堂正式啟動。通過采取減免醫療費的形式,最高可減免15000元醫療費用,為貧困地區的心臟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讓他們重新迎來了新的生活。在“扶貧救心”活動開展的5年多時間里,共接診來自全國30個省份的數萬名患者,同時武警總醫院每年分批派出由一名常委帶隊組成的專家組深入山西代縣、內蒙古化德、江西吉安、青海藏區、山西太行山等10多個貧困老區、山區,進行心臟病義診。
經過篩查,已為符合條件(患者在當地醫院進行初診,然后向當地紅十字會提出申請并出貧困證明、病情資料,紅十字會將患者病情資料傳真至武警總醫院,醫院根據病情,為貧困患者減免費用7000至15000元)的貧困的心臟病患者實施手術2000例,手術成功率99.8%,患者滿意率100%,共計減免醫療費用2000萬元,同時為接受救助的患者發放了“終身免費體檢卡”。
11月9日下午,12歲的青海玉樹州藏族女孩才乍永珍,在武警總醫院心臟病介入治療中心順利接受了心臟卵圓孔未閉封堵術,術后6個小時,她已經可以下地活動了,這是中國紅十字總會與武警總醫院共同發起的“扶貧救心”活動以來第2000例受惠的患者。
才乍永珍來自青海玉樹州稱多縣歇武村,今年3月的青海玉樹地震中不幸失去雙親,寄養在姨娘家中艱難度日,今年6月又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如不及時手術,病情會越來越重,嚴重威脅著小永珍的生命,家境貧困的姨娘正在為3萬元的手術費用發愁的時候,今年10月28日,由武警總醫院院長鄭靜晨帶領的“扶貧救心”專家組,來到了玉樹進行先心病義診,小永珍的姨娘抱著一線希望找到了專家組,心內科主任劉惠亮為小永珍做了初步檢查,為心臟卵圓孔缺失,有6毫米大小,隨時有腦卒中的危險,得盡早進行手術治療,院長鄭靜晨當即決定帶小永珍回北京為她全額免費手術治療,并承擔小永珍和姨娘在北京所有的車旅和住宿費,與小永珍一同享受這份幸運的還有8名先心病患兒和陪護家屬,讓這些地震之后倍受創傷的家庭感到特別溫暖。
據了解,當天,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華建敏出席落成慶典并祝賀2000例手術成功,華委員長還親臨病床前看望了才乍永珍等獲得救助的孩子們。
來源:中國日報北京版 (記者 楊萬麗 攝影 周明政)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