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引領轉型?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正在深圳舉行的第十二屆高交會無論在展區安排、項目設置、還是專題論壇與活動組織等各方面都十分關注調整結構和促進轉變,突顯其為國家經濟工作服務的重要作用。
2010年是中國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和“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之年。此次高交會推出的專館和展區突出節能減排、低碳、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主題;省市、高校及專業展區也有一大批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變的成果與項目亮相。
商務部以“依托科技創新?促進貿易發展”為主題設立面積7500平方米的專館,重點推動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展示與交易,著力打造低碳經濟理念,提倡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北京中關村、中科海外、北京紐曼、皇明太陽能、奧薩醫藥等科技興貿創新基地企業和國內外低碳科技領域能夠引領未來發展趨勢的知名品牌企業參展。
工信部設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專題館”,通過集中展示和推廣工業和通信領域在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成果、設備產品、先進實用技術,以加快“兩型”工業體系建設,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國家發改委設立“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主題專館。專館分為綜合展區、七大產業展區和其它展區。包括節能環保產業展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展區、生物產業展區、新能源產業展區、新材料產業展區、高端裝備制造業展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展區,包括華為、中興、大唐、長虹、TCL、中核集團、中廣核、船舶重工、比亞迪等約70家代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有代表性的企業參展。徐州協鑫光伏電力有限公司20MW發電項目模型,是目前中國裝機容量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參展商特別定制長3米,寬5米,高70公分,重約0.5噸的光伏電站沙盤,展示“把綠色能源帶進生活”的產業理想。農業部以“科技引領現代農業”為主題參展,245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以及實物和模型參展。其中農科院作物所選送的矮敗小麥屬國際首創,是珍貴的“國寶”級遺傳資源。
中科院專館展覽面積4000平方米,廣東省與中國科學院在專館里聯合舉辦“廣東省中國科學院全面戰略合作成果展”。40多個研究所、近百個企業的300多個項目和近400件展品參加展出,展示省院戰略合作成果、低成本醫療等。已舉辦三屆的“機器人專展”,今年將以“科學融入生活”為主題,展示機器人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展出家庭監控機器人、管家機器人、康復機器人、面向老人的服務機器人等項目。
高交會對調結構促轉變的關注,成為中國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要的推動力量。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記者 陳虹)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