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茶送水、日常會話、娛樂、看家、照顧老人……機器人都可以搞定。
作為第十二屆高交會的主辦方之一,中科院在深圳會展中心5號館國家高新技術成果專館開辟了機器人專區,吸引了大量廠商和游客前來參觀,與其他展館不同,許多老年人和殘障人士也慕名而來。機器人專區共有73個項目參展,這些項目以服務生活,走進千家萬戶為目標。
家庭管家機器人能夠為家庭,特別是老人和行動不便的人群完成簡單的家務,比如從冰箱中取出水果,控制各種家電,甚至是疊被子、炒菜等等。只要在普通手機上裝一個專門的系統,點擊系統操作界面相關圖標,機器人就會自動完成各項要求。機器人還可以擔負起看家的任務,它們可以實時發送家中的情況,發現陌生人會自動拍照告知主人。除了這些家庭服務機器人,機器人專區還有多款用于協助醫生手術或教學的機器人,用于檢測水質的海豚機器人等等。
機器人語音系統已經相當成熟,在博物館、科普館等公共服務領域和高檔商場、星級賓館、主題公園等商業領域都可以看到機器人在迎賓解說。下棋機器人則讓許多人躍躍欲試。研發人員介紹說,當人移動棋子的時候機器人可以通過紅外線根據指甲來計算人移動棋子的情況并做出反應,每部棋可以在四五秒內完成,機器人不再是冷冰冰的物體,實現和人的互動成了真正的“人”。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的智能仿生中心歐勇勝副主任告訴記者,這次高交會展出的家庭服務機器人是中科院一年內的成果,主要是要實現機器人準確識別和抓取目標物體,五年內機器人的性能就能達到家用的要求。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先生表示,我國是人口大國,隨著人民健康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計劃生育政策的長期實施,我國正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這些服務機器人將大有作為。“機器人是中國科學院的重大項目,有十幾個研究所參與,主要做服務機器人,我們的目標就要讓這些服務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他說。
“宅”在家運動山東一家企業在中科院的技術支持下開發出全球首家在線運動平臺,使“宅”在家里運動成為現實。在展會現場,記者看到在普通的乒乓球拍上固定一個小小圓形的裝置,人們就可以和屏幕里的運動員“一比高低”,發球、擊球、扣球都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和真實的比賽現場沒什么兩樣。原來在屏幕上方的攝像頭具有三位動作識別與追蹤功能,它能夠根據球拍上的圓形裝置計算出擊球的速度、力量、角度。現在花1600多元人民幣就可以買到這款運動平臺,平臺已經包括20多種運動,還享受免費升級。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實習記者 溫煒鑫)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