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在杭州市某大型超市出售的蘿卜價格是每斤1.5元,比農貿市場便宜近0.5元,這些蘿卜同樣來自于二級批發市場。
中國國情的蔬菜價格難堪國際化的物流成本
在常奔走于山東壽光與北京的蔬菜運輸司機于建華心中,今年以來遇到的最大困擾就是物流成本上升。
“加油有限制,耽誤了大量時間,運輸效率也降低不少。我一個朋友從壽光運菜到新疆,在甘肅為加油等了3天,而且還限量,只能加300元錢的,多等一天就需要多支出一天的吃住費用。”于建華說。
批發環節的利潤也不樂觀。走進北京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之一新發地市場,長年在北門接菜、批菜的菜販子秦永軍說,蔬菜批發時塑料布、泡沫箱等包裝材料漲得很厲害,過去一車菜包裝費8000元,現在1萬元都未必夠,搬菜雇工費也漲不少。秦永軍旁邊有一家批發商錢虧得吃不消,兩周前剛剛關門。
顯然,蔬菜終端市場價格的上漲并沒有讓流通環節有太多獲利。于建華算了筆賬:“我們運輸商掙的就是運費,可批發商由于自己的成本提高,運費一直不漲,每車約2700元。再算算我們運輸的成本,從壽光到北京柴油費需要1700元,過路費800元,兩個司機跑一來回工資共400元,光這些就超過運費,還不包括在路上吃住?!睘榱藪赍X,于建華準備在北京把菜卸完后,開車到內蒙古拉煤回山東?!拔覀兌奸_玩笑,運菜的掙的是煤錢。”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直接作用于蔬菜流通環節。陳明均說,由于全國調劑的需要,我國蔬菜運輸90%靠公路,而公路運輸主要依賴的生產資料是同國際接軌的,如油價。因此我國長期面臨中國國情的蔬菜價格、國際化的蔬菜物流成本,比如油價的上漲。有的地方加油限量,而且需要排長時間的隊,蔬菜本來可以兩天運到的,結果就需要三四天,這些成本都可能體現在菜價上。
北京市農業局信息中心在分析11月份菜價形勢時表示,北京市的蔬菜供應市場中外地蔬菜市場占有率約80%,菜價持續上漲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其中油價上漲使外地蔬菜進京的成本增加。國務院發出《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中,提出降低農副產品流通成本。陳明均認為,在全國蔬菜基本形成的大流通格局下,暢通蔬菜流通環節,打造“綠色通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