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如果我們調控不放水
熱錢還是會流向房地產市場
(《今日觀察》評論員)
房價已經太高了,就算再降也和老百姓沒太大關系了,那還不如上漲,還能吸引更多的錢到這里邊來,起碼房價上漲或者是股價上漲,比生活必需品上漲要好一些。如果房屋市場能成為流動性或者是金錢的蓄水池,那么市場其他地方的上漲幅度就會小一點。
另外,我有一個擔心,有一點值得警惕,就是現在經常有人問我說通脹快來了,物價漲的這么厲害,我的錢往哪投啊?然后他考慮了半天,發現只有兩個地方可以去,一個是股市,一個是樓市,而絕大多數中國人覺得股市風險太大,還是覺得有個實物在手上比較踏實,所以我擔心,假定我們調控不放水,在那壓著,那么底下也會給它托起來,這些錢還是會流向房地產市場。
馮科:流動性過剩導致房價下調的壓力更大
(北京大學經濟所房地產金融中心主任 《今日觀察》特約評論員)
歐美出現了第二次的債務危機,國際的需求進一步下降,這樣國內的工業體系不能消化信貸多投放的資金,那么這些錢就只能跑到資產市場,要么就股票市場,要么就房地產市場,所以就會把這些資產市場的價格推高,這是流動性過剩的一個原因。另外,2009年信貸增長9.56萬億,新增信貸M2的增長速度達到35%,正常年份只有17%,幾乎是正常年份的兩倍還要多。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的資金非常的充裕,出現流動性的過剩,而且信貸通常會滯后一年到兩年,這兩個因素的推動下,房價要下調的這種壓力更大。
陳杰:近一兩年房價應保持一個比較平穩的態勢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今日觀察》特約評論員)
一方面有政策的高壓,一方面從市場需求上來說,仍然有向上的很強阻力,最近一兩年房價應該保持一個比較平穩的態勢,政府還是會強力的保持著對政策的高壓,一個是政府要保持政策的可執行度;第二,從經濟結構轉型的角度來說,政府也必須抑制房地產過熱的市場,否則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業,那么調結構,長期經濟增長都會困難非常大,很難實現“十二五”規劃的很多目標;第三,從國際角度來看,現在國際上受到很強的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房地產市場如果仍然火爆,那么熱錢大量涌入,人民幣升值壓力會更大。
來源:央視《今日觀察》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