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攻略
北京是否要打人才保衛戰?
樂觀:人才不會被“淘空”
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歐陽暉表示,作為首都城市,北京是全國教育及科技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些優勢使得北京的人才無論在質量還是數量上都高于其他省市。此外,如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重大國際性項目的召開,北上廣一線城市已經聚集了一大批符合國際化、復合型及高素質的人才,來北上廣等這些城市選擇“成熟”人才,正成為二線城市解決人才問題的“捷徑”。
同樣基于上述原因,北京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和速培力都異常強大,完全不必擔心短期內被“淘空”。
謹慎:主動出擊各地撒網
雖然“不懼”,但歐陽暉仍提醒說,面對其他省市的人才爭奪,北京的企業應該考慮完善人才管理機制并建立完善的員工職業發展規劃,提升北京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和駐留力。同樣的,北京的企業也完全可以仿效“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搶奪”外省市人才來京工作,給他們提供相應的人才優惠政策。比如,上海和廣州在世博會和亞運會等大型活動的促進下,以及各省市早已紛紛出臺了人才培養機制,各地已經涌現了大批“成熟”的人才。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的企事業單位今年也開始集體出擊,面向全國乃至全球招攬高端人才。
車房齊備
前景光明
講述人:簡志鵬 廣東某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
聲音:赴任沒幾個月,我就被委以“重任”,跟在領導身邊,擬講 話稿,寫總結。說出來你別笑,上學時我連古詩詞都默寫不出來,在那兒我被稱為“開發區的一支筆桿子”,居然很受賞識。
我叫簡志鵬(化名),今年30歲,現在是廣東省一地級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這職位只是正常晉升而已,其實完全算不上什么“逃離北上廣”的成功案例。
我是1999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的,因為是來自于高考大省山東,我的高考分數只能被調劑到了一個純文科專業。入校時正趕上“擴招”頭一年,2003年本科畢業時就業形勢驟然緊張,我成績單上甚至還有幾門“掛科”記錄。當時誰不想留北京啊?從老家考來,就是想有個更好的前程。名企輪番來學校宣講招聘,但專業大多不對口,投了那么多的簡歷,回音不多,筆試面試也沒什么好消息,每天上網整頁整頁地刪拒信。
直到廣東省某地級市的經濟開發區前來招聘,我其實并沒抱太大希望,就投了辦公室的一個文員崗位。筆試過程我至今都沒什么印象,面試時倒是看到了不少美女,呵呵,估計我是男生,占了性別優勢;再加上我的字寫得還不錯,很順利地拿到了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