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日)是第23個“世界艾滋病日”,我國艾滋病患者累計已超37萬例。面對如此龐大的群體,艾滋病如何預防、如何診斷以及如何治療,再次成為熱議焦點。基于這環環相扣的三個環節,天津濱海新區已初步形成“抗艾產業鏈”。
目前,性傳播已成為我國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且男同性戀已成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群體。基層防艾工作者表示,如何實現“到我為止”仍是當前抑制艾滋病快速傳播的最大難題。針對此現實情況,新區企業與荷蘭科學家共同研發出了新型抑菌劑產品,該產品將真正有效實現“到我為止”。“該產品具有預防和殺滅艾滋病病毒的功效,明年上半年將向市場規模推廣,有望替代避孕套,市場前景廣闊。”位于開發區生物醫藥服務平臺的遞愛信(天津)生物醫學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陳軍表示,該產品獨具殺精、殺滅艾滋病毒及淋病霉毒等多種病毒功效,將更具安全性。對人身體也毫無損害,甚至基于產品的應用特點,公司設計了薄荷、香橙等系列口味,達到了能夠口服的效果。“產品現已通過荷蘭頂級艾滋病毒產品檢測實驗室和國家軍事醫學科學院檢測認定。”
只取手指末梢半滴血,15分鐘內即可快速、準確、安全的得知自己是否已感染艾滋病毒。這就是注冊于開發區的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的系列主導產品—HIV診斷試劑所產生的檢測效果。該公司日前剛剛完成“HIV(1+2)抗體納米免疫磁珠診斷試劑”的課題項目。“這項自主研發的新型HIV診斷試劑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將更適合對艾滋病疑似患者進行現場檢測,也更快速易用、更具靈敏性和準確性。”公司研發人員葉濤表示,該新產品不僅能清晰分辨HIV兩種不同類型,還能通過儀器讀取隱性的磁性信號結果,以此確保診斷的可靠性。而此前國內診斷試劑都是通過肉眼判讀線條顏色深淺進行診斷,存在誤差的可能性。目前該課題項目正上報市科委驗收。
去年全球共有180萬人死于艾滋病,截至去年年底,全球還有3330萬的艾滋病毒攜帶者。本市衛生局發布的數據也顯示,自1991年至今,天津市已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58例,今年已報告321例,增速明顯。面對如此龐大的已感染人群,如何治愈成為當下之急。天津濱海新區企業在艾滋病新藥研發領域目前已取得突破性進展,這無疑為世界艾滋病患者帶來了福音。據悉,由天津港保稅區扶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國家一類創新生物藥物——抗艾滋病新藥“西夫韋肽”II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Ⅲ期臨床試驗的籌備工作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待Ⅲ期結束,該藥即可申請上市。作為國際上最新一代抗艾滋病治療藥物,西夫韋肽現已獲得中國、美國及歐洲的專利授權,每日一次20 mg西夫韋肽的單藥治療效果已等同于每日兩次、每次100 mg的美國同類上市抗艾滋病藥物。
來源: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特約記者 李享)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