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自治區9880名考生在首府七個考點參加了2011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考試。報考地市級及以下職位的部分考生說,申論考無根文化讓他們有點懵。
新疆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應屆畢業生展慈媛在烏市第42中學參加了筆試。她報考了遼寧錦州國稅系統。對于申論考題關注教育公平、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自己都有話可說,但是對從鄉村走進城市“文化失根”的綜合分析和闡釋,自己就沒有底氣了。
“鄉村文化開始逐漸衰落,比如傳統節日的氛圍,而從鄉村走進城市,離這個城市文化又有一些距離。”展慈媛說,對于這個現狀的認識和分子,自己是處于很淺的層面。
展慈媛說,她和五六個一起考試的同學進行了交流,大家跟她有一樣的感受。
已經工作三年的張麗報考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一個職位,屬于副省級以上職位。申論主題與地市級及以下職位差別比較大,主要關注黃河治理與中華文化。
張麗說,自己之前考過一次國考,與上一次相比,自己感覺這一次的題目更加注重了把精神和文化因素聯系起來解決問題。 比如要求做一個宣傳手冊時,要涉及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與中華文化等內容。
相較于申論考試的要求答在點子上,考生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時間印象更加深刻,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有人調侃“這考得就是速度嘛”。展慈媛說,雖然今年的行測與往年相比少了5道題,但是自己還有十幾道題沒來得及做,答題卡也沒有涂完。
“時間規劃很重要。”展慈媛說,她知道的自己班上有20多個人參加了這一次考試,都得出了這一條寶貴經驗。
據悉,這一次的考試首次引入了條形碼。答題前考生須將試卷上的條形碼撕下來,粘貼到答卷上,考試答案和條形碼配對。
2011年1月中旬,公共科目筆試的成績及最低合格分數線將于網上公布。
來源:烏魯木齊在線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