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金融辦升格 市投促委轉正 市安監局轉正 市房管局更名
備受關注的成都市政府機構改革又有新進展。記者昨日從市委編辦獲悉,市投促委、金融辦、安監局、房管局等20個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簡稱“三定”規定)已經市編委審批通過,并正在由市政府辦公廳陸續印發。這是我市機構改革后正式公布的第一批“三定”規定,另外21個部門的“三定”規定也將在報批之后陸續公布,隨即完成相關的機構改革調整。
在此次涉及的20個部門中,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更名為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并由部門管理機構“升格”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市投促委“轉正”,撤銷原有的6個產業推進辦,職能并入投促委;市安監辦調整為市安監局,市房管局增加“城鄉”二字。此外,其他16個部門并不涉及新建或調整。
市投促委
6個產業推進辦撤銷 職能并入市投促委
為統籌協調招商引資工作,避免布點不科學、不合理,2006年,我市組建了投促委。不過,當時的投促委為議事協調機構。
在此次改革中,新組建的市投資促進委員會,簡稱市投促委,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在司職綜合協調招商引資工作的同時,還被賦予了更多投資促進的職能,如研究全市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大項目發展動態,制定重點產業政策,提出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等。
根據“三定”規定,市投促委增加了對統籌協調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的職責,同時還特別提出,要加強對全市投資環境營銷的職責,加強對全市投資促進戰略及政策研究職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原來設置的6個產業推進辦公室全部撤銷,職能并入市投促委。
根據所承擔的職責,市投促委設11個內設機構,配備行政編制65名。
投促工作職責劃分清晰 以項目注冊為界面
記者看到,在市投促委的“三定”規定中,編制部門還專門對全市承擔招商引資工作的相關部門的職責進行了清晰的劃分。其中——
市經信委負責協助市級戰略功能區和區(市)縣開展工業招商引資工作;負責工業重大項目包裝策劃工作;負責協調工業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技改項目的促建和能源供應工作等。
市農委負責協助市級戰略功能區和區(市)縣開展農業招商引資工作;負責農業重大項目包裝策劃工作;配合做好農業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的促進工作;負責協調農業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的促建工作。
市商務局負責協助市級戰略功能區和區(市)縣開展服務業招商引資工作;負責服務業重大項目包裝策劃工作;配合做好服務業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的促進工作;負責協調服務業重大招商引資項目促建工作。
市級戰略功能區負責牽頭制定功能區內產業發展規劃及配套政策;負責推進功能區內所轄區(市)縣之間的區域經濟合作、產業發展、重大項目推進、項目協調等職責,并對功能區的運行實施監管;負責指導和協助市級相關部門、功能區所轄區(市)縣為落地項目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各區(市)縣負責本區域外來投資項目的洽談、簽約、注冊、促建等工作;配合做好重大項目的有序流轉;負責本區域產業發展、項目策劃和投資環境優化工作等。
投資促進工作以項目注冊為界面,前期由市投促委負責統籌協調,后期以市級戰略功能區、區(市)縣為主體,市級相關部門配合。
市金融辦
“升格”為政府部門 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在這次機構改革中,我們根據全市經濟發展和產業定位的需要,創新了機構設置方案。”市委編辦有關負責人說,金融辦調整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就是為了適應創建西部金融中心的需要。
成都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簡稱“金融辦”,名稱上和以前沒有變化,但隸屬關系發生改變,現在直屬市政府,不再歸屬市政府辦公廳。市金融辦主任嚴靜說,此次改革中,金融辦的職責有了變化,處室和編制也作了相應的增加。
其中,市金融辦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推進成都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指導協調金融總部商務區、金融產業集聚區、金融服務中心集聚區建設;參與策劃、指導、規范我市重大建設項目、重大資產整合的融資工作,牽頭協調重大金融項目招商工作。
另外,市金融辦還增加了兩項職責:負責對全市融資性擔保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督管理,對全市股權投資基金指導與服務。
根據職責,市金融辦設5個內設機構,分別為綜合處、政策法規處、銀行與保險處、資本市場處、地方金融發展處。其中,政策法規處負責承擔市金融總部商務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推動金融總部商務區建設與發展;牽頭協調重大金融項目招商;協調推進成都經濟區金融同城化等。
市安監局
新增職業衛生職責 鐵路道口安全劃給市交委
在此次改革中,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由議事協調機構的常設辦事機構調整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并將機構名稱確定為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掛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經調整,市衛生局有關職業衛生的職責劃入市安監局。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的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及監督檢查職責。對職業衛生檢測、評價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認定和監督管理職責。匯總分析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等信息。
除了劃入的職責外,原來承擔的鐵路道口安全管理職責劃給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根據承擔的職責,市安監局設10個內設機構。其中,新增設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處,負責依法監督工礦商貿作業場所職業衛生情況,組織查處職業危害事故和違法違規行為,負責職業危害隱患整改工作,參與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等。
職業衛生 由四個部門各司其職
在市安監局的“三定”規定中,編制部門還專門劃分了市安監局與相關部門在職業衛生上的職責分工。
根據規定,市安監局負責起草全市職業衛生監管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擬訂用人單位職業危害因素工程控制、職業防護設施、個體職業防護等相關標準,負責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的監督檢查工作,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的頒發管理,以及職業衛生檢測、評價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認定和監督管理,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勞動者職業健康監督等信息的匯總、分析,組織查處職業危害事故和有關違法違規行為。
市衛生局負責監管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組織開展重點職業病監測和專項調查,開展職業健康風險評估,負責職業病的檢查和救治,負責醫療機構放射性危害控制的監督管理,負責職業病報告的管理和發布,組織開展職業病防治科學研究。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依據職業病診斷結果,做好職業病人的社會保障工作。
市總工會負責參與職業危害事故調查處理,反映勞動者職業健康方面的訴求,提出意見和建議,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市房管局
建立城鄉一體的房屋產權流轉制度
房管局“更名”后,以城鄉房產管理局(簡稱房管局)亮相,成為名副其實的“大部門”。在此次改革中,原由市建委承擔的指導全市村鎮房屋產權證發放工作的職責,劃入市房管局。
“三定”規定中,除了取消和劃出的職責外,市房管局還有三項需要“加強”的職責,分別是:加強城鄉統籌的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督管理、市場監測和行業信息化建設,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加強農村房屋產權登記、流轉管理,建立城鄉統一的房屋登記管理和房屋產權流轉制度。
根據承擔的11項職責,市房管局設9個內設機構,配備行政編制45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3名,機關黨委書記按市委規定配備;正處級領導職數9名,副處級領導職數11名。
新聞延伸
“三定”規定,是對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所做規定的簡稱,也是各個部門履行職責、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據。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此次公布的20個部門的“三定”規定內容比以往更為豐富,在規定了各個部門主要職責的同時,還詳細分列了劃入職責、取消職責、劃出職責、加強職責,劃分了相關部門在某一個專項工作上的職責分工。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是為了進一步明晰各個部門的職責,避免在工作中出現交叉、扯皮等影響行政效能的行為發生。
新聞資料
首批“三定”規定出爐的20個部門為:市教育局、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房產管理局、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委員會、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市審計局、市外事辦公室、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體育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統計局、市法制辦公室、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記者 李影)
來源:成都日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