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公布了朝陽區CBD核心區四塊土地的招標結果。與此前業界預期基本一致,中金、民生銀行、安邦財險、遠洋地產等成為最終贏家,算上21日公布結果的Z14、Z15地塊(Z15地塊被中信集團以63億元競得,Z14地塊被正大集團等11家企業聯合體以41.14億元競得),本次CBD核心區的6塊土地已經全部有了歸屬,最終競得土地的24家企業共計將在一個月內付出222.57億元的土地出讓金。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6塊土地合計供應面積高達114萬平米,其中除Z15地塊及Z5地塊外,其他4塊地均非最高價拍得,平均樓面價僅為19523元每平米。而其周邊不少在售項目的價格在每平米6-7萬元上下。
對此,北京聯達四方房地產經紀公司總裁楊少鋒就對記者稱,非常支持北京市政府這個先比方案后比價格的競拍方式,其不愧為北京市政府2010年在土地拍賣市場上最成功的創舉。他表示:“看起來,北京市政府犧牲了大量的土地出讓金,然而,換來的是未來數十年無法計算的稅收和經濟增長,這個區域,將是金融、人才和科技積聚的世界級商務中心。相比之下,未來收益是單一土地出讓金的數百倍乃至千倍,北京市政府為全國核心城市的城市建設開了一個好頭。作為一個城市的核心資產,每一個地方政府考慮的,不應當只是眼前的利益,我們還需要給子孫后代留下一些遺產,還需要考慮一個城市整體的發展。”
而根據中原集團的監測數據,截至12月16日,北京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已經達到了1124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上海則以1417億元的土地出讓金收入,繼續高居土地出讓金榜首。
中服地塊的入市可謂一波三折,最初該地塊以整體單獨招標時,曾因其設下的超高門檻飽受詬病,其中爭議最大的便是對競標企業資質的要求:競買人須制定出金融機構與房地產企業的聯合體方案,金融機構在聯合體中的投資需超過50%,金融機構和房地產企業的資本金要求分別為50億和30億元。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要求等同于“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