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望軍] 關鍵首先在于怎么控制物價上漲的幅度,比如經濟增長10%,物價增長3%-5%是合理的。第二,要把物價漲幅控制在群眾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如果物價上漲1%,群眾收入增長2%,這就沒有問題,反過來就有問題。第三,在物價上漲的過程中,還要保障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在應對這一輪物價上漲過程中,政府對民生問題很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低保標準,建立社會保障和救助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現在已經有19個省市建立了這個機制。到今年年底前31個省市自治區都要建立。這樣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就會得到保障。總之,物價上漲過程中怎么保證民生,怎么保證供應,怎么保障低收入群體生活不受物價大幅度上漲的影響,甚至有所改善,這是關鍵。
收入分配還需不斷完善
[主持人] 您剛才講到幾個匹配包括物價上漲跟收入的增長如果是匹配的那就不會有特別大的問題。現在大家對物價高度關注是不是因為這個不匹配呢?
[周望軍] 是這樣的,從全社會來說收入的增長與物價上漲是匹配的。上半年CPI上漲5.4%,而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要更快一些。上半年,扣除物價因素后,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長13.7%,城鎮居民增長7.6%;自1998年以來,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首次超過城鎮居民。這是我們所期望的,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措施。
[周望軍] 此外,收入分配確實還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在這一輪物價上漲過程中,有些人收入上漲較快,生活得到了改善;也有一部分人由于各種原因收入沒有增長,或者增長得比較慢,生活質量相對下降,這種情況也是客觀存在的。政府的責任應該是在這個過程中更加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使所有人的收入都有所增長,生活有所改善。當然,這還需要一個過程。
價格上漲是在可控的范圍內
[網友 羅魏玉] 現在物價老在漲,收入卻不是同比增長,請問國家有什么辦法來調控一下穩定住收支呢?
[主持人] 其實我也想問您一個問題就是物價的上漲和收入的增長在一個什么水平是匹配的?現在不匹配到什么程度?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周望軍] 物價上漲與收入上漲這種的匹配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字。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到,在“十二五”期間居民收入增長要與GDP增長同步。從改革開放到現在,GDP年均增長9.8%,物價年均漲幅為5.56%,而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大幅高于物價上漲。所謂的匹配就是要求居民收入的增速要超過物價上漲的速度,這就是匹配的,否則是不匹配的。
[網友 天高云淡] 今年很多商品都在漲價,是不是有炒作的因素?政府能不能想點狠招打擊一下?
[周望軍] 從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看,確實在農產品漲價過程中有炒作的因素,比如去年的棉花、姜、大蒜、還有綠豆等。前一段時間我們也查處并曝光了囤積黨參的典型案件,并給予了處罰。可以說,隨著去年以來我們加大了對違法價格行為的查處力度,應該說現在的市場秩序比去年這個時候有所好轉。
[主持人] 從價格的形勢的判斷上來講您覺不覺得價格上漲有失控的危險呢?
[周望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價格上漲還是在可控的范圍內,不存在失控的危險。目前無論是生產資料價格還是消費品價格漲幅逐漸趨穩,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此外,現在已經處在了全球性的上漲中,6月份,俄羅斯漲了9.4%,印度漲了8.7%,巴西漲了6.7%,除了這些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也出現了明顯的物價上漲,美國3.6%,英國4.2%,歐元區2.7%,當全世界都處在通脹趨勢下,各國央行也將會采取措施控制物價的上漲,歐洲中央銀行上半年已經加了一次息。現在從中國來看,把物價控制在合理的區間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網友 通脹通脹] 發展改革委說要建立社保和物價掛鉤機制,那怎么掛鉤呢?會不會造成更大的物價上漲?
[周望軍] 這個擔心是多余的。這個機制主要是針對低收入群體應對物價上漲的問題,這部分人只有9000多萬,占總人口比例不到1/10,所以不要擔心這個聯動機制會導致我們的物價輪番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