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診所日趨隱蔽 打著武警旗號推銷假藥
遏制非法行醫首先要深化醫改
據重慶市衛生監督所介紹,在偏遠地區,醫療資源匱乏,許多患者只圖方便和便宜,愿意到個體診所和非法游醫處看病。一些患者對于非法游醫不僅不舉報,反而拒絕配合執法者對非法行醫行為的取證,甚至還為非法游醫說情,這使非法行醫有了滋生的土壤。
黃鳳蓮說:“群眾醫療衛生知識欠缺是導致黑診所有‘人氣’的一個重要原因。據調查,很多黑診所的醫生治療感冒時濫用頭孢等高效抗生素,而在正規醫院使用抗生素藥品都很慎重。可是群眾不明白,還誤認為黑診所的醫生技術高明。”
“目前,打擊非法行醫還缺乏強有力的手段。”韋亞玲告訴記者,“黑診所大多隱藏在民房里,很難發現。衛生監督部門在查處黑診所時,搞不清其真實身份。一些黑診所甚至只擺一些空藥盒,違法成本很低,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繼續坐診。”
韋亞玲認為,黑診所之能夠“見縫插針”,主要是衛生、公安等部門銜接存在疏漏。衛生監督部門對黑診所查處時,要核實清楚行醫者真實身份,這需要公安機關的配合。按照法律規定,非法行醫兩次就可以移交給公安機關查辦。但從多起案件來看,如果非法行醫者未造成嚴重后果,公安機關也沒有對其進行處罰。
基層衛生執法人員建議,遏制非法行醫首先要深化醫改,加強基層醫療體系建設,完善基層醫療服務網絡,壓縮黑診所生存空間;其次要建立法律化、制度化的懲防聯動機制,由公安機關介入查明非法行醫者的真實身份,在治安處罰條例中要針對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危害性,給予拘留等處罰。在立法上,可以考慮將非法行醫罪以“結果犯”變成“行為犯”,只要多次實施非法行醫行為,就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另外,要豐富群眾的醫療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