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龍街鄉長勢良好的玉米
為提高糧食單產,云南省彝良縣大力實施向科技要糧戰略,努力提高良種良法覆蓋面,在有限的土地上實現糧食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
今年初,彝良向全縣印發了2012年農業生產意見,目標是全年糧食產量增5%,農業總產值增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8%以上。圍繞既定目標,彝良大力實施向科技要糧戰略,致力舉辦以玉米、馬鈴薯、水稻、經濟作物為主的優質高產示范樣板50萬畝,其中玉米樣板30萬畝、水稻樣板2萬畝、馬鈴薯樣板16萬畝、經濟作物樣板2萬畝;創建高產示范點8片,其中玉米2片、馬鈴薯2片、水稻1片、小麥1片。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樣板和高產點的示范帶動作用,促進全縣糧食科技的推廣普及,提高良種良法覆蓋率。
5月6日,筆者在彝良龍街鄉坪子村千畝連片玉米樣板種植基地看到,陽光下地膜煜煜生輝,從眼前一直延升至山腳,雖經受了持續干旱,但這里單株定向移栽的玉米已有五六片嫩葉,整體長勢十分良好。據龍街鄉黨委書記王茄麗介紹,龍街鄉1500畝玉米樣板嚴格采用了烤煙種植方法種植,經歷了預整地、先施肥、再蓋膜、后育苗移栽等程序,不僅提高了玉米抗旱能力,還統籌了玉米種植與烤煙移栽時間沖突問題,調節使用了勞動力,尤為重要的是可將畝產由原六七百斤提高到1200斤左右。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通訊員 彭洪 記者 李映青)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