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軌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到202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58%-60%,屆時中國的城市人口將達到8-9億人,這勢必會推動城市能源消費量和二氧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長。因此,采取低碳發展模式,實現城市向低碳化轉型,已成為城市化進程的內在要求。2010年,國家啟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8市被列為首批試點城市。試點目標著眼于研究編制低碳發展規劃,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積極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但總體而言,我國的低碳城市規劃發展所需關鍵技術尚不明晰,相關部門也很難進行有效的引導、管理和評價。目前,我國低碳城市發展應該以下述戰略目標為突破口:
1、能源低碳化。一是大力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核能、生物質能、水能、潮汐能等清潔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二是加快研發煤炭制取氫氣技術、氫氣儲存與運輸技術、碳中和技術、碳捕獲和埋存技術等,實現煤的清潔安全、高效利用。
2、經濟低碳化。一是發展循環經濟,將減量化放在優先位置,推進資源能源的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推進節能減排,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二是實現經濟結構的低碳化。經濟結構決定經濟發展的能耗總量和強度,也決定著溫室氣體的排放強度。因此,應該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嚴格限制高耗能產業的發展,避免重化工業過度發展,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