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 最難忘民族偏遠地區
“我原以為考不上大學就只有在家種地、放牛,現在我的人生理想有了更高目標。”來自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縣偏遠山村的學生仁青杜基,是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的受益者之一,如今就讀于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學校。根據這一計劃,四川藏區每年約1萬名貧困農牧民家庭學生,能夠到內地接受免費中職教育。
四川是多民族地區,地處川西北高原的四川藏區是全國第二大藏區。為此四川省在2011年“十大民生工程里”專門列入了“民族地區幫扶工程”一項,計劃投入42.3億元帶動民族地區百姓生活質量上一個新臺階。
民族地區幫扶工程包括“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帳篷新生活行動、彝家新寨住房建設、實施新一輪《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實施《四川省民族地區衛生發展十年行動計劃(2011-2020)年》、民族地區疾病防治、少生快富工程等7項。
走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塔公鄉江巴村,一幢幢極具藏族特色的新房整齊地排列在公路兩旁。在47歲的牧民德格家中,記者看到屋內冰箱、電視、打奶機、熱水器等現代設施一應俱全。從窗口向外望去,不遠處熱火朝天的工地上,牧民活動中心、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正在從設計藍圖變為現實。這是牧民定居行動計劃中一座正在建設的試點村新貌。
德格做夢也沒想到這輩子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以前祖祖輩輩在帳篷里過著逐水草而居的傳統游牧生活,而如今,四川藏區全面實施的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和帳篷新生活行動,讓許多和他一樣的藏族牧民告別了“一頂帳篷一口鍋、一群牦牛四處游”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過上了與城里人一樣的現代文明生活。
四川省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始于2009年的牧民定居計劃目前已經完成定居房建設6.9萬戶,占任務總量的89%。2011年底該省將完成目標任務的90%以上。同時,計劃安排資金3億元,為藏族牧民制作發放10萬頂新型帳篷,改善10萬戶、50萬游牧民生產生活條件。
同樣是在2011年,四川還將加大該省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發展的扶持力度,將加快編制實施川東北革命老區扶貧開發規劃,推進秦巴山區(四川部分)連片扶貧開發等項目,讓民族偏遠地區老百姓的日子也能越過越舒心。
來源:新華網(記者:海明威 孫陽) 編輯:孫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