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閩商百強論壇今日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國內外的閩商匯聚一堂,就如何應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并不斷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發言中說,今年以來整個國民經濟保持在一個平穩較好運行的基本狀態,目前中國宏觀經濟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物價上漲和通脹,這次物價上漲有一個很重要的結構性特征,就是食品價格上漲。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了6.4%,7月份繼續攀升到6.5%,遠遠高于政府定的4%的限額。
姚景源說為了調控物價,政府必須推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但是同時也要看到現在中小企業貸款難融資的問題,要把握好這個調控的力度和節奏,既做到穩定物價總水平,又能夠使我們的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成長有一個好的環境。
他同時強調穩定食品價格,最關鍵的是降低農產品在流通領域的成本,政府要幫農民做好生產和市場對接的工作。
匹克公司董事長許景南則認為政府不應該過多地干預食品的價格,因為政府的宏觀調控會傷害很多企業,應該更多地依靠市場供需變化對物價的調節。對于現在全國猛漲的豬肉價格,姚景源認為這主要是由于養豬的人力成本和飼料價格都張了,這種成本性的問題政府的宏觀調控很難解決。
做為閩商中的杰出代表,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在論壇中分享了自己在打造品牌方面的成功經驗。
“福耀從原來的600多萬總資產上升到120多億,我們的汽車玻璃占到全國汽車玻璃總產量的70%。同時福耀現在是全球該行業里的第二大供應商。”曹德旺自豪地介紹了福耀集團從一個福建小企業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汽車玻璃制造商的歷程。
而福耀一路走來的成功要訣就是樹立和維護好自己的品牌,具體來講就是要了解客戶的需求,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尊重股東的利益和關心員工的福利。“我們要想珍惜生命和自己名譽那樣地珍惜企業的品牌,”曹德旺說到。
他還表示,當企業做到一定規模,個人財富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企業家就應該積極地參與慈善,回饋社會。“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曹德旺從商幾十年恪守的原則。這位65歲的企業家在2010年以超過10億的慈善捐贈獲得中國首善的稱號,在5月初,曹德旺還捐出了市值35億人民幣的股份建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家家族慈善基金會“河仁慈善基金會”。
會議上,與會者也討論了美國、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對福建出口企業的影響。 來自福建石獅從事服裝出口的商人吳榮漢告訴記者他們公司8月份接到的海外訂單與7月份相比下降了10%,并希望通過來參加論壇從其他參會者身上學習一些應對的辦法。
盡管全球市場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福建整體的出口形勢仍然比較樂觀。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福建省外貿進出口750.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5%。其中,進口266.6億美元,增長32%;出口483.5億美元,增長22.1%。
廈門市副市長葉重耕在論壇上高度稱贊善管思辨,敢拼會贏,念祖愛鄉,回饋鄉民的閩商精神。他提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閩商精神如何弘揚延續,閩商文化如何傳承和變革,成為擺在每個閩商面前的重要課題。
來源:中國日報網(中國日報記者 徐瀟)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