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世界商會領袖圓桌會議昨日在廈門舉行。該會議是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投洽會的重要內容。這次圓桌論壇的主題是“現代港口物流的發展與創新”,與會人士認為,兩岸港口物流的發展與合作將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并且影響亞洲的經濟格局。
兩岸需就關稅標準達成一致
臺灣港口協會理事長王俊友在會上表示,未來兩岸在港口物流上的合作將會聚焦于降低關稅。大陸和臺灣需要相互認證,在關稅標準上達成一致。
王俊友介紹說,自從兩岸直航三年前開通以來,港口物流得到了很多發展機會。
他說,臺灣的港口物流有自身的優勢,比如有優惠的關稅政策。并且臺灣的通關速度優于內地,因為臺灣受民意的壓力影響更大。而內地的港口物流優勢在于有很大的市場作為支撐,并且有充足的貨物供應。
“雙方可以利用各自的優勢獲得共同的利益。”他說。他還說雙方需要在關稅標準上達成一致,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事實上兩岸的港口物流合作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七月,臺灣自由貿易港的貨物量同比增長了150%,而臺北港的貨物量同比增長了290%。
王俊友說福建和臺灣之間的雙邊貿易合作十分重要,福建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對臺貿易的重要窗口,長久以來發展十分迅速并且吸引了大量客商和投資者。
根據福建交通運輸廳今年7月15日公布的數據,2011年上半年,福建沿海港口對臺貨物吞吐量增長23.6%,達1046. 71萬噸。
根據規劃,福建今后5年將重點建設廈門、福州兩條對臺滾裝通道,南線開通廈門至基隆、臺中、高雄客滾航線,北線開通福州(平潭)至基隆、臺中、高雄客滾航線,實現對臺滾裝運輸常態化;推進廈門、福州馬尾、平潭、江陰、寧德、泉州、肖厝、秀嶼、漳州等地港口對臺貨運直航,增開兩岸間集裝箱班輪航線、滾裝航線和散雜貨不定期航線。
兩岸港口物流的發展與合作將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并且影響亞洲的經濟格局,王俊友告訴記者。他還說,相信內地的港口物流會逐步漸進地發展,而不是突飛猛進,因為“建立一種貿易文化和實現國際化需要一個過程。”
美歐債危機影響物流產業鏈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第十屆世界商會領袖圓桌會議會長錢永昌認為,經濟發展是推動港口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他認為,未來兩岸在港口物流上的合作應集中在雙邊貿易上。這合作包括兩方面,一是理論上的,包括定期舉辦港口物流方面的研討會,另外一方面則是通過物流業的發展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發展。
談到當今困擾美國和歐洲的債務危機對中國的物流業的影響,他說,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的,但具體有多大影響,目前看來還不明朗,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他告訴記者,債務危機對物流的影響并不是物流技術上的,而是對整個物流產業鏈的。以中國遠洋集團為例,2011年,該集團虧27個億。這個損失一方面是由于運費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當然也是受整個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
但是,錢會長表示,債務危機的影響是把“雙刃劍”,在造成沖擊的同時也客觀上要求物流企業和物流業的其他環節都積極尋找綜合應對方法。
第十屆世界商會領袖圓桌會議由第十五屆廈門投洽會組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名商界領袖參加了此次會議。十位嘉賓圍繞“港口物流的發展和創新”進行了主題演講。
來源:中國日報網(中國日報記者 徐瀟)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