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農村教師一個“家”
陶勇是安徽省合肥市一位年輕的老師,在長豐縣造甲中學教書。他說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再頻繁地搬移住處,給孩子、老人一個穩定的家。
造甲中學地處長豐、肥東與滁州市定遠縣的三縣交界處,相對偏遠,學校的房子大多為危房,陶勇只好到周邊的老鄉家找空房子。“在農村租房子比城里更難。”陶勇介紹,只有老鄉家里有人外出打工,才能空出房子出租。但因為外出打工人隨時可能回來,陶勇一般三四個月就要搬一次家。像這樣的日子,陶勇已經過了5年。
這種情況并非只發生在陶勇一個人身上。據合肥市教育局統計,僅肥東一個縣,到2010年底,全縣7806名教職工人均擁有住房面積僅4.3平方米。
通過2011年的行政區劃調整,合肥市目前下轄1市(巢湖市)、4區(廬陽區、瑤海區、蜀山區、包河區)、4縣(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廬江縣)和4大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戶籍人口已達702萬。
近年來,合肥市通過大力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薄弱學校改造等工程,絕大部分農村中小學學生生活用房和教學用房已日益完善,但農村教師用房的建設進程卻遠遠落后。對于農村教師來說,因為缺少教師周轉宿舍,“走教”成為了農村最為常見的現象。“找地方住”已經成為農村教師的頭等大事。
2011年,肥東縣政府決定用5年的時間完成農村教師周轉宿舍的建設,讓所有的農村教師告別“走教”。
為此,肥東縣政府頒布了《肥東縣農村中小學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十二五”規劃》,計劃在5年內投巨資建成覆蓋全縣17個鄉 鎮(園區)的教師周轉宿舍2477套,基本解決農村邊遠地區中小學教師住房困難問題。在資金運行方面,該政府建立專項資金用于建設,并要求新建的周轉宿舍全部實行“交鑰匙工程”,實現教師的“拎包入住”。
據了解,長豐縣和肥西縣也于去年加大資金投入,實施教師公租房建設試點工作。為解決偏遠農村學校教師住房問題,除新建教師周轉宿舍外,合肥市已首次將偏遠地區農村教師的公租房建設納入“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積極努力從保障性住房中優先解決住房困難教師的住房問題,讓廣大的農村教師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來源:中國日報安徽記者站(記者 劉楠雪 實習記者 趙睿)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