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銷售旺季“金九銀十”今已過半,但各地房價未現明顯上漲趨勢。專家分析,調控政策不放松,購房者心態更加成熟,房價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市場基礎。未來,穩定仍是樓市主基調。
多地房價上漲乏力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9月,全國100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8753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17%。雖然是自2012年6月止跌后連續第4個月環比上漲,但漲幅繼續收窄。
“‘金九’似乎并沒有出現井噴式的增長,基本保持了平穩。”中國指數研究院天津分院研究總監鐘文輝說。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今年6月以來,隨著剛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持續釋放,以及開發商積極推盤以價換量,多個城市樓市成交量創年內新高。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本輪回暖不僅持續時間短,也未能引發樓市價格的大幅上漲。
數據顯示,深圳9月份商品住宅成交2614套,成交面積24.65萬平方米,環比下跌33.82%,均價20790元/平方米,環比下跌3.61%;上海9月份商品住宅成交量環比上漲,但成交均價環比下跌9.09%。
位于天津市西青區的某樓盤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實際售價一直慢慢下調,已從剛開盤時的每平方米1.6萬元,下降到1.3萬元左右。”
調控不放松讓供需博弈加劇
專家指出,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堅決不放松的背景下,供需雙方的博弈仍在繼續。一方面,樓市局部成交回暖,讓開發商傾向于收緊優惠,但面對較大的去庫存壓力,“以價換量”的做法仍要持續;另一方面,對控政策實施效果的期待,也讓暫時不急于出手的購房者,繼續選擇持幣觀望。
記者從某知名房地產企業的一份內部報告上看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實施,不僅讓企業面臨銷售困境,各項稅費及開發成本的上升,也使得企業的利潤不斷被擠壓,企業只能被迫采取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
某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9月28日,一、二、三線20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分別為3031、2850、2493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7%、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