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收藏古書畫、近現代書畫精品為主的至正藝術博物館,今年首次成為文博會專項活動會場,并在文博會主場館6號館設立“至正藝術博物館藝術品鑒賞區”,讓市民近距離體驗中國藝術大家書畫作品的魅力。
據了解,位于新世界中心的至正藝術博物館作為文博會專項活動會場,將于5月18日下午2:30舉行開幕儀式。博物館分為近現代和當代書畫、古代書畫以及雜項三個展區,陳列展品均為館長吳福慶的私人收藏,精彩藏品包括“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明代中期“吳門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等歷代典型代表書畫家的作品,近現代作品則包括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黃賓虹、潘天壽等巨匠名家的作品。
館長吳福慶告訴記者,至正藝術博物館今年將首次在文博會主場館6號館亮相,將館藏的30多件中國歷代古書畫,近現代國畫、油畫等藝術珍品帶到現場,展示在公眾面前。元代《鐘馗出獵圖手卷》將是展出的藏品之一,其他藏品包括中國近現代大家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的作品,以及常玉、吳作人、潘玉良、劉海粟、關良等名家的油畫作品。
據了解,5月20日上午9∶30至10∶00,至正博物館將邀請兩位國內頂級專家——原故宮博物院宮廷部主任、故宮研究員單國強以及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上博研究員單國霖在6號館為市民的藏品進行免費鑒定。此外,兩位專家也將在20、21日下午分別于6號館、至正藝術博物館舉行中國古書畫藝術品鑒賞及至正藝術博物館館藏作品講座。
“無論是建立博物館,或是這次將藏品帶到文博會上展示、舉辦鑒定及鑒賞講座,目的都是為了能使廣大民眾和收藏愛好者近距離與中國的藝術精品面對面,甚至上手觸摸、品鑒,真正地學習到知識。”吳福慶認為,如果只是隔著博物館的玻璃或通過學習書本上的圖片、文字,是很難辨別藝術品之真偽的。“有很多所謂的‘理論鑒定家’并沒有通過鑒定實物就寫了大量的評論文章和真偽報道,這是對藝術品不負責任的行為,一個真正的鑒定家至少要上手幾十萬件以上的藏品。”吳福慶表示,唯有目睹、親手品鑒藝術品,通過解析作品的材質、墨色、礦物質原料、文字題跋、印章印油以及作品的滄桑和年輪這六個標準,才能夠識別一件藝術品的真偽。
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