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不差錢”而“差制度”
盡管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對資本市場的監管力度,但縱觀中國股市,與“牛短熊長”并行的,是屢見不鮮的過度包裝、業績“變臉”,甚至虛構利潤、操縱股價、內幕交易、欺詐上市。
“股市疲軟的主因是信心匱乏,信心匱乏的原因是誠信匱乏,根源在于監管和股權文化的匱乏?!敝袊嗣翊髮W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
另一方面,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管理混亂,導致百姓投資受損。春華資本集團董事長胡祖六表示,一些機構對投資者的教育和提示不夠,甚至誤導投資者。近日銀監會發布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八號文件”,力圖加大市場透明度。
“老百姓把錢放在銀行的回報率太低甚至縮水,但又找不到合適的保值增值渠道?!焙媪f。截至2012年末,中國居民個人儲蓄余額高達41萬億元。
一些論壇嘉賓說,中國投資市場“不差錢”,差的是制度建設。在證券現貨市場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證券衍生品市場發展卻嚴重滯后。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開業近7年,目前僅有滬深300指數期貨一只品種。而其較高的投資門檻,則將普通投資者拒之門外。
作為風險相對較低、收益更為穩健的債券市場,實際上并未對老百姓徹底敞開大門。胡汝銀舉例說,目前個人投資者不能投資銀行間市場的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等。
投資渠道應多元規范
“改變市場監管的理念與制度應成為中國未來五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頭戲’?!焙媪J為,不應把監管的資源和精力全部花在具體的產品和業務上。
與會專家認為,從微觀層面,也應繼續理順和規范現有的銀行理財等投資渠道,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透明度及對投資者的保護和教育。
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還要給他們創造多元化和長期投資的空間和機會?!皯摻⒍嘣?、多層次、多品種的金融體系,短期、中期、長期的產品相結合,讓投資者可以靈活選擇?!焙媪f。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說,應發展和壯大債券等投資市場。如果股票市場不能改善公司治理和保護投資者,投資者可以通過債券市場進行投資。
農民目前無法從房地產業中獲得土地的增值收益,居民也難以進行合理的投資。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認為,樓市調控的思路應轉移到對制度的改造和創新上來,如給農民以土地產權,解決城市化中的權力保護與轉移。適時建立長效機制取代“限購”“限價”等行政調控手段。
富達國際投資總裁安東尼·波頓說,讓公眾財富保值增值,他們才會邁向健康而有保障的退休生活。中國應繼續加速金融改革進程。(據新華社博鰲4月6日電新華社記者王暉余、潘青、魏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