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科集團是業內領先的以中老年健康保健終端、人體體征數據采集器、健康云服務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將物聯網、3G移動互聯網以及云計算等頂尖技術綜合應用于中老年醫療保健領域。“AnyCheck安測移動健康管理系統”就是公司一批頂尖科學家領導的中西團隊的研發成果,已經獲得100多項國內外專利和歐美國際技術認證,并且獲得2012年第14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科技成果大獎。
驕人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強大的研發和管理團隊。翻開易特科的團隊名單,可謂是泰斗云集、星光熠熠:中國光學之父、物聯網奠基人、中科院姚建銓院士,世界頂尖生物分析學家、糖尿病領域首席醫學專家海瑞赫斯奧夫(HarryHolthofer)教授,中國最著名的糖尿病和腎病內科專家之一鄒和群教授,中國物聯網“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李書芳教授,華為公司海外市場創始人之一易特科總裁張貫京先生……此外,易特科更有著海內外最前沿的生物技術團隊和醫療科研團隊,聯合多家科研機構、醫學院校及醫療服務機構,培養并任用了一大批高級醫學、技術管理人才,共同引領移動健康管理行業領域邁入新時代。
總裁張貫京(左二)與他的易特科研發團隊
國際化團隊攜手易特科
公司的研發團隊由來自愛爾蘭都柏林城市大學國立傳感器研究所生物分析中心的海瑞教授團隊,和南方醫科大學鄒和群教授團隊,包括中科院姚建銓院士、李書芳教授等,以及易特科自有研發團隊組成,可謂是“中西搭配”。
有世界頂尖科學家海瑞助力的研發團隊吸引了國內一流科學家的目光。有著中國光學之父美譽的姚建銓院士多年從事激光與非線性光學頻率變換研究,提出的理論和方法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被稱為“姚技術”、“姚方法”。他最看重的便是易特科公司優質的海外團隊資源。“通過與海外團隊的合作,易特科公司將世界糖尿病診療最前沿的技術引進中國,造福廣大糖尿病患者。”姚院士說。
如果說在易特科這艘巨輪上,有著豐碩研究理論并研制出先進儀器的研發團隊是骨架和燃料,那么同樣高度國際化的管理團隊便是巨輪航行的舵手,帶領產品向產業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最終造福廣大患者。公司的高層領導們均擁有多年海外留學和對外工作的經歷。總裁兼CEO張貫京先生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在哈佛大學商學院EMBA總裁班繼續深造。在創辦易特科前,他曾在多家大型央企負責進出口業務,有著豐富的醫療技術引進和產業化經驗。而自1994年起,他成為華為公司海外市場創始人和核心高管,在長達九年的時間內創建了多個海外地區部和合資企業,具有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
來自北京郵電大學的李書芳教授是易特科的首席信息科學家。兩年前她作為江蘇省“招商引智”的代表參加在揚州舉辦的一次科學研討會,易特科公司作為“招商引資”的代表也出席了這次會議。李教授與張貫京在一次飯局中相識,雙方相談甚歡,接下來的合作便順理成章。談及對易特科管理和研發團隊的感受,李教授說公司人員水平之高、尤其是英語水平之高,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易特科的老總和總工早年都在中興、華為這樣的公司做海外市場推廣,他們跟歐洲專家開會,一整天一句中文都不說,全英文交流,這在深圳可不多見。”李教授說。
高素質且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與海外團隊的合作自然成效卓著。海瑞教授的助理、主要負責團隊溝通和接洽的芬蘭人樂愛丹(Atte)對雙方的有效溝通和順利合作感到十分自豪。“易特科有著積極、友好而專業的工作環境,我們的團隊中有著世界一流的專家和教授,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世人將會看到,中西在科學研究和工業化領域的合作能夠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
“團隊的靈魂”一姚建銓院士
易特科公司的宗旨在于利用社會醫療資源,用IT手段解決健康問題,尤其是對糖尿病等世界性難題實現早期監控和預防。正像張貫京介紹的,“這是一個跨學科、跨專業的領域,需要將生物技術、醫療技術、IT、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結合在一起”。復雜的交叉學科下的產品研發任務對團隊的要求極高,成員的專業背景與密切配合決定了研發的成敗。
在易特科,各個專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來自愛爾蘭的海瑞教授多年來從事生物化學分析與生物傳感器的研究,糖尿病更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他領導的科研團隊采用最前沿的細胞/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和生物化學技術,配合先進的顯微與生物工程技術,對糖尿病、心血管以及腎臟疾病進行研究。作為學術領袖的他還具有豐富的臨床從業經驗,20余年來為糖尿病的診療做出了突出貢獻。
來自中國科學院信息學部的姚建銓院士是國內頂尖的信息技術專家,專職于激光和光電技術研究。在他看來,信息技術可以為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進行服務,對科技、對社會、對智慧城市、對健康生活都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此前姚建銓曾參與開發過包括“激光膀胱腫瘤治療儀”在內的許多醫療設備。作為國內物聯網的奠基人,他還參加了物聯網全國規劃的制訂,在醫學物聯網和健康物聯網方面更是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同樣為信息領域專家的李書芳的介紹下,姚建銓與易特科公司結識,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姚建銓指導了整個項目的戰略規劃和研發目標,被總裁張貫京稱為“團隊的靈魂”,是整個團隊的核心人物。此次與易特科的合作中,他將激光技術、光電磁技術和物聯網技術聯合應用于醫療設備開發,與多位知名教授共同領導的中外科學家團隊,組織研發出“AnyCheck安測移動健康管理系統”。
這個系統可以實現實時的健康監控,便于醫生隨時對病人的狀況進行跟蹤隨訪并指導其正確治療。中老年和慢性病人群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身體變化情況,并能得到分析報告以及遠程醫生診斷建議,提早對慢性疾病進行監控和預防;亞健康人群也可通過定期檢測,對隱患早發現和早治療,防患于未然。這套檢測管理系統真正使糖尿病及并發癥的診治實現早期化、無創化、家用化和實用化。
任何先進的醫療設備都需經過臨床驗證才能在商業推廣應用,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的鄒和群教授是公司的首席醫學科學家,從德國留學歸來的他主要負責產品的醫學支持和臨床驗證。在他的領導下,產品在廣州、珠海等地進行了數千例臨床驗證。同時鄒和群所在的團隊借助易特科成熟的網絡醫療平臺,嘗試對社區病人進行早期診斷與監測。據他介紹,這項工作已經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北等省超過1萬名社區居民中展開,患者們得到了家庭醫生式的網絡醫療服務,效果非常好。
世界泰斗級的科學家們還各自帶領著一批成長中的科技人才。整個團隊覆蓋老中青三代,結構合理、梯度分明。易特科現有院士1名、教授5名、博士6名和由一批在讀博士生、碩士畢業生組成的研發骨干,研發團隊成員平均年齡31歲。隊伍中既有經驗豐富的專家指導,又有年富力強的科技骨干,更有敢于突破、勇于創新的年輕力量,這都為卓著成就的取得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和技術基礎。
關爰老年人:崇高目標引領團隊前行
科學家們多年的研究產生了豐碩的科技成果,依托理想平臺將其產業化是他們一直以來的愿望,這也構成了科學家與易特科合作的基礎。“科學家進行研究和創新的目的不是把它束之高閣、鎖在實驗室里,也不是寫幾篇論文、拿幾個科研獎,而是把它投入應用中。醫療科學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造福人類。不能產業化對人類就沒有貢獻。”張貫京如是說。
在姚建銓看來,易特科的團隊力量強、創新氛圍好。更重要的是,團隊上上下下都本著一個共同的原則,那就是“為人類的健康服務”,尤其是對老年人健康的關愛。人口老齡化是世界各國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中國也不例外。到2015年,我國老年人口預計達2.21億,約占總人口的16%。同時,老齡化與老年疾病相伴而生,2010年我國老年疾病數量高達7801萬例,老年健康服務需求強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老年人健康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服務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崇高的目標指引著易特科團隊的前行之路。除卻得天獨厚的人員和技術優勢,易特科的團隊精神更是令張貫京感到自豪。在他看來,這個團隊高效且務實,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夢之隊”。“我們的隊伍脫胎于華為,奉行的企業文化是清末湘軍曾國藩、左宗棠的‘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我們不搞個人英雄主義。”張貫京說。
易特科團隊從管理層到研發人員都勤勉務實,踏實守信。鄒和群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這一點。他告訴記者,在過去的幾年里,海瑞自費來過中國十幾次,與南方醫科大學以及易特科公司進行了累計超過200個工作日的學術討論、市場調研以及與政府部門的溝通、交流。同時,在南方醫科大學支持下,團隊中先后有十幾名博士生、碩士生以及更多的醫學生參與了工作,下到省內外基層社區進行了長期艱苦的工作。
今后易特科將在姚建銓等科學家的帶領下進行長期而深入的研發,并建立博士后流動站,為博士提供實習和培養基地。此外公司還計劃與高校聯合培養人才,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我有很多助手、博士生和碩士生,他們加入這個團隊后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未來我們會緊緊抓住國際最前沿技術,將其應用于為人類健康信息服務的有關檢測儀器和設備的研發上,這將會展現出良好的前景。”談到公司未來的發展,姚建銓信心滿滿。《國際人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