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學生高等學府
211該裝?不該裝?
熱……
2013年的夏天,在中國大學生宿舍里,有一個詞很熱:空調(diào)。雖然空調(diào)早已走進千家萬戶,但仍邁不進一些大學的門檻。有人說現(xiàn)在的學生太嬌氣,有人說生活改善應(yīng)一視同仁,也有人感嘆有難言之隱……在這個各項建設(shè)高歌猛進的時代,被卡住的空調(diào)倒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世相百態(tài)、問題種種。
約睡
怎一個“忍”字了得
自6月以來,隨著各地上演全城高溫紀錄:重慶持續(xù)達到40℃,江西剛剛熬過39℃,廣州也直逼35℃,在沒有空調(diào)的大學宿舍里,上演著一場場讓人“膜拜”的消暑方式
湖南湘南學院大三學生李世龍最近拆了臺爛冰箱,加上些二手材料,一臺空調(diào)就誕生了。他在宿舍里搭了個帳篷,空調(diào)一開,帳篷里確實涼快!李世龍說,空調(diào)不但超靜音,耗電也特別低,運行一個晚上不超半度電。
武漢某高校宿舍男生,花一年時間攢下了85個大號方形礦泉水瓶,在空瓶中灌滿水,摞成方陣,上面鋪張涼席,一個可供雙人使用的消暑水床就做成了。
同樣是靈光一閃,武漢另一高校男宿舍里,一款1.9米長的充氣泳池撐滿宿舍里的狹小空間,10桶水一倒,寢室數(shù)秒間變成“迷你游泳池”。怕熱男生身穿泳褲,泡在池中,看書納涼。
而在湖南工程學院南校區(qū),一棟男生宿舍樓頂,近30名男生一字排開,席地而臥,屋頂變睡鋪。更有南京工程學院的同學,干脆到圖書館避暑,拿書墊于頭下,臥倒便著。
來到廣州,一種被稱為嶺南人降暑熱的“土方法”,引來不少高校學生紛紛效仿。“作為沒空調(diào)學校苦逼的一枚建筑男,我只好抱著冬瓜入睡。”5月19日,“@啊霆子”的一則微博引來眾多學生轉(zhuǎn)發(fā)。博主廣東工業(yè)大學大二建筑學的小洪告訴記者,冬瓜是他從附近超市買來的,“10斤左右,總共15元。用了兩天了,效果還不錯”。
沒有空調(diào)的大學生宿舍,4至6人同居一室,空間本就狹小,又擠著一幫荷爾蒙分泌旺盛的年輕人,那熱度,那溫度,那味道,匯聚在一起,怎一個“忍”字了得。
于是,在“空調(diào)”兩字走熱的同時,“約睡”一詞也一夜暴紅。
江西高校和廣州高校的學生,紛紛向校長或?qū)W校管理公司約睡。 6月20日,江西一高校網(wǎng)友“大羅山隱士”在微博上“約睡”該校后勤主管,愿意出價1000元邀請后勤集團老總到北區(qū)八棟六樓睡一晚。無獨有偶,廣東工業(yè)大學一學生也出資500元,邀請教長到宿舍睡一晚,感受大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