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沒有父母陪伴,非洲少年Exaule Ngolo Serge獨自住在中國南部城市廣州,但是他并不感到孤獨。這個小學五年級學生希望在中國能成長為一名足球運動員,中國日報記者許靖烯在廣州采訪報道。
四個礦泉水瓶豎起來當球門門柱,一群十一、二歲的孩子在這個臨時足球場上玩得不亦樂乎,度過一個美好的周日下午。他們當中大部分都穿著廣州恒大足球隊的搶眼的紅色球衣——在廣州生活,當然支持本土球隊。
這群足球小將里有一個非洲少年特別出挑,尤其在似火夕陽的襯托下。Exaule Ngolo Serge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今年11歲,中文昵稱叫“小江”。和他的隊友們一樣,小江也夢想著長大后能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在中國踢球。
但是,他希望憑借自己足球場上漂亮的過人和敏捷的射門引起關注,而不是自己的膚色。
“人們把我們(在廣州)生活的地方叫做‘巧克力城’。我不喜歡這個名字。它聽起來怪怪的。為什么大家一定要強調我們的膚色呢?”小江向記者抱怨。
采訪在廣州市越秀區登峰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里進行。登峰街社區是廣州最大的非洲人聚居地。
去這個區域內的寶漢直街逛逛,入口處的批發市場熙熙攘攘,里面滿是要買衣服和電子產品然后出口回國的非洲人。他們熟練地和中國店主們討價還價。
往街里走,到處都是挑選著鮮艷長裙和非洲熱門影視光碟的非洲人。掛著“撥打國際長途電話”招牌的小攤隨處可見,坐滿了打電話回家的非洲人。
在廣州短期逗留的非洲人住在小旅館里,打算待久點的就會租間民居。
小江2009年跟著父母來到廣州。父母去年決定回剛果,而小江則選擇留下來。
“在廣州能學到更多東西,我能學中文,這里的數學也比我家那邊難,”小江說道。他現在在廣州一所小學就讀五年級。
“我在廣州認識了很多和我一樣熱愛足球的好朋友。社區的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今年1月還為我們成立了一支足球隊。”
足球幫助小江度過了初到廣州時的孤獨和無聊。那時候他還不能像現在這樣流利地講中文。父母出外時,小江只能宅在家里靠打電腦游戲消磨時間。
有一天他下樓看見一群小孩在小區里踢球。他秀了幾招腳法,孩子們立刻就同意讓他加入比賽。
小江長得很像意大利的足球明星巴洛特利。在登峰街青少年足球隊的小伙伴們眼里,“小巴洛特利”踢得和巴神一樣好。
“我兩歲就開始踢足球了。在我老家(剛果),人人愛足球。無論男生還是女生,中午十二點半一放學,我們全部沖到學校操場盡情踢球,可以一直踢到晚上七點半才回家,”小江說道。
“中國的學校功課比較多,而且我的中國朋友的爸爸媽媽通常要求孩子們做完作業才能出門玩。”
除了球技,小江活潑開朗的性格為自己贏得好人緣。
小江的隊友陳均晗說他很少看見小江生氣,即使他生氣了,也只是坐在場邊生會兒悶氣,氣消了又回到場上繼續踢球。
“他很關心朋友。我不高興的時候,他會走過來瞪著大眼睛,做鬼臉逗我。我一看見他瞪圓眼睛就會笑,”陳均晗說道。
“老實說,認識小江之前,我覺得非洲會是個有很多蛇在叢林里爬來爬去的原始地方,有點可怕。但是現在我覺得非洲應該挺好玩的,去那里會遇到和小江一樣樂觀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