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經濟轉型的中國將“失寵”于投資者?
對于無論是已經從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獲益還是計劃進軍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來說,這個問題的確值得慎重思考。
盡管過去三十幾年中中國經濟的兩位數增長使一些在華跨國公司取得了極為豐厚的投資回報,但投資者不能盲目樂觀,因為全球經濟尚處在從2008年金融危機逐步復蘇的階段。
謹言慎行無可厚非,但外國投資者也絕無突然變得悲觀的理由。
一些西方媒體雖然承認中國依然是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但他們仍試圖使一些外國公司相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將拖累西方企業利潤。
中國的經濟增長呈現放緩態勢,但這會對外國投資者造成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
然而,這因此可以成為認定中國經濟拖累外商的理由嗎?對于那些相信歐洲經濟目前表現穩定和美國經濟開始復蘇的人來說,答案也許如此。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故事絕非這么簡單。
最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報告強調,2013第二季度的初始數據顯示,全球投資活躍度正在放緩,下降了28%,至2560億美元,但中國仍占據最大份額,達總量的21%,即610億美元。中國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6.22 % 。
日趨激烈的競爭使得中國的中產階層不斷壯大,此時,對那些認為中國市場無利可圖的抱怨大做文章是不明智的。
任何對中國經濟進行重新思考的外國公司應該明白,只有那些真正砸下去的投資才說明問題,而聳人聽聞的新聞報道則很快會成為舊聞。(中國日報社論 孫慕遙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