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一位聽證會參加人在北京舉行出租汽車租價調整和完善燃油附加費動態調整機制聽證會上舉手要求發言(2013年5月23日攝)。
黨的十八大為我國政治發展道路與政治體制改革描繪藍圖:必須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一年來,從加強立法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到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從人民有序參與國家事務的手段不斷豐富,到全體公民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在帶領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我們黨推動民主政治建設的決心與力量始終堅定。
探索民主實現形式
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
修改立法法、職業教育法、食品安全法、大氣污染防治法、預算法、紅十字會法……10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會上,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47件立法項目公之于眾。
針對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適時發言說:“要探索建立聽取、收集地方立法意見的經常性渠道,多層次、多渠道地了解真情、實情,掌握一手材料,思考比較,為立法決策提供可靠參考依據。”
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立法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實踐中,健全民主開放包容的立法工作機制,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完善法律起草、審議的協調協商機制,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凝聚智慧。
今年10月,十二屆全國政協召開了第一次雙周協商座談會。通過定期邀請各界別委員,主要是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座談交流,聽取意見和建議,讓座談會成為溝通思想、增進共識、協調關系、凝心聚力的協商平臺。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一年間,民主選舉新一屆國家機構,重大行政決策召開聽證會,進一步深化司法領域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制度,在基層政權建設中不斷推進農村居民自治等不斷嘗試與實踐,為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宏偉目標提供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