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20多個養殖戶,因一時貪念作祟,被牽扯到一起涉案金額高達1.98億元的虛開發票大案中。他們并不清楚,他們眼中的這件“小事”,不僅屬于犯罪,甚至可以被判處無期徒刑。
2013年9月29日,煙臺市公安局接到公安部通知,牟平區20多名狐貂養殖戶向浙江省海寧市傾城皮草服飾有限公司提供進項抵扣發票。接報后,煙臺警方圍繞周邊養殖區展開地毯式的線索梳理,最終將騙取狐貂養殖戶、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4800多萬元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抓獲歸案。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這起案件緣起海寧一家名為“傾城皮草”的公司。該公司規模不大,員工很少,卻專門雇人收毛皮,以稍高的價格做誘餌,從農民手中獲取證明材料,到稅務部門開出比收購貨值高出許多的農產品收購發票作為進項。有了進項發票后,他們就可以代替其他公司開增值稅發票,收取4.5%至5.5%開票費,從中牟取暴利。僅2012年9月至今,便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2000余份,價稅合計1.98億元。
“大量中間抽成讓犯罪分子欲罷不能,因而將偷逃稅款觸角伸向牟平。”辦案民警對記者說,通過網上搜索,“傾城皮草”發現牟平當地養貂、養狐貍的農戶不少。今年4月,這家公司的兩名“業務員”飛到煙臺,順利在牟平找到王某。
年過五旬王某起初對于這兩位操著南方口音的“業務員”并不感冒,特別是“發票、增值稅、報稅、抵頂稅款”等專業名詞,讓這位農家漢聽得云里霧里,但當聽到對方講到提成以及豐厚回報時,王某還是心動了。
隨后,王某來到村里,先找到手中正好有大約5萬元貂皮急需出售的劉某,王某拍著胸脯表示,自己可以高于市價的金額收購他的貂皮,但劉某在出具報稅證明時,必須將交易金額“大幅提高”。劉某為了多掙幾個錢便應承下來,最終他出具證明自己與“傾城皮草”發生了93萬元的交易金額。取得虛開的88萬元稅款賬目后,兩個“業務員”順利將其轉給另外一家急需增值稅專用發票折抵稅款的企業,幫助其成功取得高額稅款抵頂,“傾城皮草”從中得到數萬元好處費,而王某沒多久就拿到幾千元提成。
“動動嘴皮子,跑跑養殖戶家,幾天工夫就能賺到這么多錢,比辛苦搞養殖來錢快多了。”王某打起如意算盤。
有了“第一桶金”的刺激,王某更加拼命地為“傾城皮草”賣力氣。從年4月至8月,他便偽造證明文件,虛報實際交易金額,走東家串西家,先后30多次到當地國稅部門開具增值稅發票,價稅合計4800余萬元。
“一來我兒子馬上要結婚急需用錢,二來虛開增值稅發票利潤實在太大。”王某如是講述自己鋌而走險的原因。而那些為王某提供虛假票據的養殖戶,也同樣涉及違法犯罪,但他們中的很多人以為,出份假證明只是“小事”,沒想到后果如此嚴重。
警方提醒,依法納稅是公民、企業應盡的義務,不要試圖挑戰法律底線,鉆政策空子。公司企業和個體業主必須潔身自好、合法經營。普通市民也不要以為稅務犯罪距離自己很遠,要時刻保持警惕,不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更不要為稅務犯罪推波助瀾。
編輯 黃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