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外并購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論壇 8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平安財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首席投資官王紅波在發言中,分析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承接海外的落后產能、在收購品牌時也接下很多包袱,等等。
王紅波指出,首先,一些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出發點存在問題,很多企業把非商業因素加到了商業目標里,還有一些企業過于強調要做大做強,過于看重規模,而往往忽略了并購的風險。
其次,因為長期落后于別人,中國企業往往缺乏耐心,一有并購機遇,便急不可耐地去承接歐美企業的產業轉移,其中承接了很多落后產能。在落后產業領域成為全世界老大,沒有任何值得驕傲的地方,這是我們要反思的。
還有,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時,往往是機會主義,而不是戰略在引導。這些年,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很多中國企業成長也很快,在中國IPO上市后拿到巨額現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是第一。人在成功的時候最容易犯錯誤,最容易頭腦發熱。這時候不經意間送上一個并購機會,很有可能就是一個陷阱。
最后,在品牌上,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時也忽略了很多因素。王紅波指出,一個品牌有很多歷史文化,而并非一個孤立的東西。國外的品牌搬到中國,是不是能夠落地生根?而且,中國的企業家喜歡某個國外的品牌,但買回來的卻是整個企業,它的背后有勞工和工會,有過剩的產能,可能是個很大的包袱,跟當初想要的完全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