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名:在社會治理方面要看到多方參與的重要性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針對上述表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NGO研究所所長王名13日在接受中國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他關注到了這次公報一直用的是“社會治理”而非之前普遍提及的“社會管理”。這一概念的轉換體現了決策者對社會共同參與、協作解決社會問題的清醒認識,順應了全球趨勢。社會治理方面,政府當然要發揮主導作用,但是也看到了多方參與的重要性。去年年底十八大報告里面明確提出社會組織應該參與社會服務,三中全會進一步拓寬了社會組織的發展空間,強調了社會組織應該參與社會治理,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比如說處理上訪和群體事件,如何發揮社會組織的協調各方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功能。
王名指出,目前政府正在推進社會組織管理制度的改革,降低社會組織的注冊門檻,為社會組織發展創造一個更加寬松的制度環境;另一方面政府部門也更多地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讓社會組織提供社會服務。接下來希望政府改革工會、婦聯、青聯這樣的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同時也出臺具體的政策來培育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
(中國日報記者 賀丹 編輯:柳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