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媒記者在花徑門口合影
花徑中的桃花怒放相迎
人間四月芳菲盡,花徑桃花迎記者。4月11日上午,參加第五屆全國網絡媒體江西游的近80名網絡媒體記者來到了廬山花徑觀賞桃花,并參觀白居易草堂。
恰逢四月天,山上春花盡謝,而花徑中的桃花正值花期,小道旁邊桃花綻放,為記者們送上一道桃花盛宴。恰遇“桃花運”的記者們興高采烈地撲入桃花叢中,或留下倩影,或拍下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我曾經來廬山花徑多次,卻從未見花徑盛開的桃花。這次能看到盛開的四月桃花,非常幸運。江西風景獨好,廬山風景獨好。”中國旅游網記者張偉表示。
據導游介紹,花徑也叫“白司馬花徑”,白司馬也就是指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當年白居易被貶在江州做“司馬”時,因心情郁悶,便以游山玩水排解。某年初夏時節,他上到廬山游覽,住在大林寺,正好在大林寺旁邊的山坡上有一大片剛剛盛開的桃花,看上去十分美麗,而此時他腳下的春花早已凋謝。白居易由此觸景生情,寫下了著名的七言絕句《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自此,白居易的詠廬山桃花詩很快被流傳開來,很多人慕名前來廬山大林寺欣賞桃花,這里也就慢慢地被后人叫做“白司馬花徑”。
路上有一小亭,亭中僅有“花徑”二字,由于年代久遠,書寫者為何人已經無法考證,因書于花徑景點,故后人多認為是白居易所書,為此曾經引起很長時間的爭論,最后引起當代偉人毛澤東的興趣,并支持其中觀點確認此字確為白居易所寫。
在白居易草堂,記者們參觀了與白居易相關的生平介紹及詩書展,品味白居易詩行間透出的深邃意境。(記者 艾必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