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媒記者參觀姜夔紀念館。南宋著名詞人兼音樂家姜夔,多才多藝,工于詩詞,長于書法,吹簫彈琴,精通音律。
網媒記者聆聽詞樂曲調《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一首當地藝術家演奏的千古名詞《揚州慢》讓全國網媒記者聽得如癡如醉。4月15日下午,參加第五屆全國網絡媒體江西游的80余名網媒記者來到鄱陽縣姜夔紀念館參觀采風。
據介紹,姜夔紀念館依托姜夔文化主題公園,以姜夔生平、文學藝術成就為主體內容。姜夔少年孤貧,屢試不第。布衣青衫,轉徙江湖,早有聞名。他的人生歷程,詞令、音樂、書法、金石的藝術成就,都在紀念館通過文字、圖片和多媒體進行展示。
《揚州慢》是姜夔在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冬天創作。當年,姜夔自漢陽出游,途經金人兩次蹂躪、慘遭兵燹的揚州,看到昔日繁華的商業都城,已是“市塵盡薺麥,號角吹宵寒”,極端空蕩凄涼。眼前的景象和愛國的情思,激起他強烈的感情,遂自度《揚州慢》詞牌,填寫詞章,傳為千古絕唱。
姜夔的《揚州慢》具有超凡的藝術魅力與獨特的風格,即使歷經近千年,依然不退色,非常好聽。一曲《揚州慢》不僅驚起了歷史塵埃,也讓在場的人感受到了鄱陽歷史文化的深淳與厚重。聆聽完了當地藝術家演奏千古名詞,內蒙古看草原旅游網張俊文表示,“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有片片、吹盡也,幾時見的。或許,古時的鄱陽天人合一,景色宜人,才有姜夔的唯美。”(記者 艾必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