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現場。人民網記者-翁奇羽-攝
今天上午,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李建國在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報告。李建國表示,要健全完善企業職工工資協商共決、正常增長、支付保障機制,督促企業解決欠薪問題,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積極推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和統籌層次,加強對社會保障的群眾性監督,促進農民工、困難企業職工公平享有社會保障權利。
全國基層工會組織達266.5萬個
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李建國指出,中國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工會建設,組織體系更加健全,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全國基層工會組織達266.5萬個,會員發展到2.8億人,其中農民工會員1.05億人。
李建國說,五年來中國工會不斷深化維權幫扶工作,保障了廣大職工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不斷完善職工群眾權益維護機制,推動落實積極就業政策,擴大職工就業渠道,扶持職工創業,提高職工就業質量;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推動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提高職工工資收入,推動解決欠薪問題;積極參與社會保障政策制定和監督實施,促進社會保障逐步覆蓋全體職工;加強勞動保護工作,維護職工健康權益和生命安全。健全幫扶工作網絡,拓展資金來源,豐富幫扶內容,加強法律援助,實現了幫扶送溫暖常態化、長效化。五年來共走訪慰問困難職工、困難勞模家庭4189.8萬戶次,幫扶職工1799.9萬人次。
工會工作還存在機關化、行政化傾向
李建國表示,我們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成績的同時,還必須清醒地看到,面對時代發展、社會變化和職工需求帶來的新情況和新任務,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適應,主要是:服務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工作,還不能完全滿足職工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參與勞動關系協調、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的機制和能力有待于進一步健全、提升;源頭參與和制度建設需不斷加強,對基層的分類指導要切實改進;在基層組織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基層工會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工會的凝聚力亟待提升;工會工作還存在機關化、行政化傾向,少數工會干部脫離職工群眾,作風亟待改進。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李建國說,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國發展中還存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社會利益矛盾和勞動關系矛盾比較突出,全面深化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工會工作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實現黨的十八大確立的目標任務,讓職工群眾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獲得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享有更加充分的社會保障,享有法律賦予的民主權利,享有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肩負著重大責任。全會同志務必牢記黨的重托,不辜負職工群眾期望,牢牢把握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充分發揮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作用、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