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從文明角度解讀(摘要)
引言
“夢”——這個概念歷史悠久,常與宗教相關,但也在文學中廣泛使用,由18世紀清代小說家曹雪芹寫成的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紅樓夢》更以“夢”字為題。
在美國,馬丁 路德 金提出了“我有一個夢想”的口號,在他遇刺近40年后,這個夢想終于實現——貝拉克奧巴馬脫穎而出,在2008年當選為美國總統。
2012年11月,現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中國夢的概念,并在2013年3月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后再次講述“中國夢”。中國夢自此廣為流傳,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媒體廣泛引用。
習主席的中國夢理念和他對中國未來的愿景息息相關,他將中國夢描繪成“民族復興、民生改善、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以及軍力增強”。
根據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宣傳刊物《求是》雜志所言,中國夢強調富強國家、集體力量、社會主義和民族榮耀。在美國,馬丁 路德金提出了“我有一個夢想”的口號,在他被刺殺近40年后,這個夢想終于實現——貝拉克奧巴馬脫穎而出,在2008年當選為美國總統。(穆罕默德 努曼 賈拉勒博士(Mohamed Noman Galal))
編輯 黃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