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哲學的角度闡釋“中國夢”(摘要)
歷史淵源和文化傳統可以塑造一國的品格。以二者為基礎,一個國家能夠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保持自身特點的同時又惠及民眾。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個國家的命運由其歷史或文化決定,而是說國家的發展以其歷史和文化為出發點,并通常會經歷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過程。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將在本文中闡述中國人如何在反思源于《周易》的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主要傳統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哲學。本文還將敘述歷史和哲學的進程如何將中國帶入民族危機而又促使其重生。中國哲學經受住了歷史考驗,并且在本源基礎上創造出了一種新的哲學形態,以實現在和平友愛中奔向世界大同的愿景。這意味著所有人都將從中受益。由此我將繼續闡述中國政治哲學愿景中的兩個基本原則:1)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應獲得同等的尊重;2)對于不同地方不同人民來說,采用不同的政治組織形式可能是最有益的。(成中英(Chung-ying Cheng),夏威夷大學馬諾阿校區)
編輯 黃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