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寒冬將至,阿壩的群山已覆上白雪。重災區阿壩州災后恢復重建進展如何?受災群眾的過冬物資準備好了嗎?對口援建人員生活得怎樣?帶著深深的牽掛,11月3日至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巨峰前往阿壩調研。他強調,要做好過冬物資的“四保一儲備”,不放松、不遺漏,確保災區群眾溫暖過冬。
頂著山石不斷滾落的危險,蔣巨峰一行驅車相繼前往松潘、茂縣、黑水、理縣、汶川等縣。了解到阿壩州災區農房重建已全部完成,蔣巨峰十分欣慰。在海拔2600多米的茂縣楊柳村,剛剛搬進新居的村民廖世香高興地向省長展示自家的三層小樓:嶄新的家具、雙缸洗衣機、42寸電視,還有整齊現代的廚房。蔣巨峰仔細察看了新居里的棉被和取暖設備,詢問建房花了多少錢,貸款壓力大不大。廖世香答,花了11萬元,除了政府補助和自籌,也貸了一點款,不過壓力不大。蔣巨峰接著問,以后的生計有沒有什么問題?村主任銀全發說,過去大家主要是種菜和養殖,以后準備搞旅游,已經有兩家成都的旅行社來接洽過了。蔣巨峰贊許地說,現在的楊柳村環境好、房子好、民俗文化富有特色,相信能得到游客喜歡,給村民們帶來增收門路。
來到麻窩鄉日窩村集中安置點,蔣巨峰走入村民洪木基家中了解他家過冬物資的準備情況,并詢問村里的過冬糧食、衣被、藥品的就地儲備情況。他招呼鄉親們圍坐在一起,詢問還有沒有困難群眾沒住進新房,還有什么困難需要政府幫忙解決。“現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新房子又寬敞又明亮,就是莊稼地離得有些遠”、“能不能引入養殖廠,村民可以去打工”……村民的左一言右一句,蔣巨峰專注聆聽。他說,搬進新家后,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解決長遠生計問題,要加快受災耕地復墾、加強外出務工人員培訓,更重要的是發展產業。針對高半山區特殊環境,要組織農業專家對其資源條件、產業基礎展開專題研究,看看有什么資源可以利用、有哪些特色產業適合發展。
在理縣通化鄉卡子溝調研老百姓過冬和生產生活情況時,蔣巨峰強調,要高度重視災區群眾溫暖過冬和對特困家庭的幫扶工作。對于仍沒有搬進永久性住房、居住在高半山的家庭,以及余震新造成損毀的家庭,要一戶一戶查清,一戶一戶地幫助他們解決難題,扎實做好“四保一儲備”工作。要加快研究帶有一定普遍性的災區產業培育、就業等問題,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的長遠生計。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查清災害隱患并盡快治理。要確保重建工程的質量安全、施工安全和資金安全,加大資金整合和統籌力度,提高使用績效。
對于奮戰在自然條件艱苦的民族地區的省內外對口援建人員,蔣巨峰格外牽掛。分布在600多公里沿線上的川主寺河段生態護岸工程建設現場,茂縣、黑水、理縣人民醫院,松潘新城區、茂縣晉茂新園安居小區,汶川自來水廠、陽光家園,提前188天通車的黑虎路,正在建設的埡口山隧道……蔣巨峰一一前往。每每看到來自安徽、山西、吉林、湖南、廣東的援建人員,蔣巨峰總是快步向前,拱手致謝,代表省委、省政府和災區人民,向他們并通過他們向對口援建省的黨委、政府及人民表達誠摯的謝意。他囑咐阿壩州領導,一定要照顧好對口援建人員的生活,一定要保障好他們的安全,一定要支持配合好對口援建工作。
在談到加快阿壩州經濟發展時,蔣巨峰強調,災區交通等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全州要根據這一變化,迅速優化提升發展戰略,加快培育壯大旅游、畜牧業等特色優勢產業,并做到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同步推進。
蔣巨峰還前往理縣中學看望教職員工和學生們,囑咐孩子們好好學習,感謝老師們為民族地區教育事業作出的貢獻。在紅原縣,蔣巨峰還察看了牧民定居點。
省政府秘書長于偉、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