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年至今,隨著國際油價下跌,航空公司燃油采購成本持續下降,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已“五連降”。
此次下調航空燃油附加費后,其收費標準甚至低于2005年始征國內燃油附加費的最初標準。
油價下跌趨勢短期難改,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也將維持低位甚至有望停收。多家券商報告指出,這不光對乘客,對近年來受高鐵擠壓市場,利潤下滑的三大航空公司來說,同樣是個利好。
本報記者 王志靈 深圳報道
國際油價下跌再次拉低航空燃油附加費。
據民航總局消息,1月5日零時起,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將執行新的征收標準,800公里(含)以下國內航線,每位旅客征收標準由30元下調至10元;800公里以上國內航線,由60元/人下調至30元/人。
這已經是航空燃油附加費近半年來的五連跌,目前的收費標準只有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
這為民航業在即將來臨的春運期間提升競爭力贏得更多空間。去年12月26日,蘭新、貴廣和南廣三條高速鐵路同時開通,西部省份第一次有了高鐵。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去年底召開的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工作會議上獲悉,民航總局預計2015春運期間,全國民航客運量將達4752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8%。
有望停收燃油附加費?
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油價下跌,航空公司燃油采購成本持續下降,民航總局已經先后四次下調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
去年9月,國內各大航空公司將800公里以上航段的燃油附加費由120元小幅下調至110元。一個月后,又將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的燃油附加費由60元調整至50元。
去年11月5日,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迎來年內最大降幅。800公里以上航段由110元下降到70元,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由50元下降到40元;去年12月5日,民航總局再一次調降航空燃油附加費,上述兩種航段的燃油附加費分別再降10元,達到60元和30元。四個月時間民航業使800公里以上航段和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的燃油附加費降幅達50%。
此次經過調整后,兩個航段收費更是大幅調低到了30元和10元,革命傷殘軍人、因公致殘的人民警察及兒童(含無成人陪伴兒童),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實行減半收取,即800公里以上航線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下(含)航線每位旅客收取0元。
業內驚呼該標準為“象征性收費”。此次下調航空燃油附加費后,其收費標準甚至低于2005年始征國內燃油附加費的最初標準,當時的征收標準為800公里以下航段收取20元/人,800公里(含)以上航段征收40元/人。
近五個月來,國際成品油價格從去年年中的每桶110美元一路“跌跌不休”,截至1月5日下午16時,美國原油期貨跌至51.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跌至55.6美元/桶,均為2009年5月以來最低。亞洲柴油和航煤價格跌至五年半低位。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下跌,航空煤油成本也大幅下降。卓創證券成品油分析師張斌在去年底曾測算,航油成本從去年7月份開始下降,到去年12月累計應該下跌了1250元/噸左右,一個月調整一次,總共調整了五次。
據民航總局官網信息顯示,2015年1月,國內航空公司國內航班航空煤油綜合采購成本下調917元/噸至4795元/噸,該油價已達到2009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因此,去年年中到現在,航空燃油成本累計下降超過2100元/噸。據中信證券測算,燃油成本占航空營業總成本約40%,若油價下跌20%左右,國內平均每家航空公司凈利潤將獲得13億元至15億元左右的提升。根據國際航協最新預測,2015年航空業平均燃油成本將在99美元/桶上下,總燃油支出占航空業總成本的26%。
多家券商認為,航空燃油成本下降將有效為航空業“減負”,不排除未來數月內有望停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
降成本后迎高鐵之戰
分析人士認為,燃油附加費幾度下調后,有望刺激更多的春節出行游客選擇飛機航線,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民航客班應對高鐵聯網開通帶來的競爭壓力。
海通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國航、南航、東航三大航空的盈利水平在2010年達到歷史高點后呈加速下滑趨勢。2011年,三大航空實現盈利174.39億元,比2010年減少59.54億元,2012年更是下降到110.1億元,到2013年,三大航空公司整體凈利潤只有75.89億元。
報告指出,究其原因系航空公司供需失衡所致。隨著我國高鐵建設邁入“快車道”,眾多高鐵線路的開通對航空業的沖擊也越來越明顯。
去年底,隨著蘭新、貴廣、南廣三條高速鐵路同時開通,我國縱橫東西南北的高鐵主干網絡基本成型,加上各省區域內支線動車接駁越來越完善,高鐵已經成為民航業供求市場的主要沖擊力量。
去年年底,在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工作會議上,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在報告中表示,2014年民航業行業發展勢頭良好,預計全年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42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3.9億人次和貨郵運輸量59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0.4%、10.1%和5.3%。民航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新常態,表現為增長速度相對放緩。
為了應對增速放緩及高鐵帶來的行業競爭壓力,民航總局于去年12月15日開始,進一步放開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政策,全面放開民航國內航線貨物運價,并進一步放開相鄰省份之間與地面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形成競爭的短途航線旅客票價,由航空公司根據生產經營成本、市場供求和競爭狀況等自主確定具體價格水平。
此前2013年,民航總局已經將機票價格管制基本取消,包括航空公司打折不再受下浮不能超過45%的限制;對部分與地面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形成競爭,且由兩家(含)以上航空公司共同經營的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票價由實行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
對此,東海航空內部人士表示,受多重利好因素影響,航空公司有能力和空間加大力度打折促銷,燃油附加費的降低也使得機票價格隨之縮水,致使部分線路的旅客買到的打折機票低于同期高鐵票價,有利于在即將到來的客源高增速的春節假期中,吸引被高鐵“搶走”的中高端客源群。
根據民航總局的預計,2015年全行業運輸總周轉量817.2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4.3億人次、貨郵運輸量62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0.2%、10%和6%。2015春運期間,全國民航客運量預計將達4752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8%。綜合多家券商預計,2015年航空需求增速將達10.5%,高于民航總局的預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