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慕平在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慕平介紹,去年全市法院全年收案46萬余件,同比上升10.6%。其中,行政案件由2013年的10441件猛增到去年的21483件,增長105.8%。
報告焦點
職務犯罪
張曙光童名謙案寫入報告
慕平表示,北京各級法院在去年共審結刑事案件22908件,對24764人判處刑罰,對10名公訴案件被告人、16名自訴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其中審結殺人、搶劫、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案件1367件,對750人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
同時,各級法院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電信詐騙、網絡造謠等危害范圍大的犯罪,依法加大懲處力度,審理了涉案金額26億余元的朱梓君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全國首例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的“秦火火”案。
此外,去年本市嚴懲職務犯罪,審結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受賄案、湖南省原政協副主席童名謙玩忽職守案等職務犯罪案件294件,對307人判處刑罰。
行政訴訟
行政機關敗訴率占12.7%
報告顯示,2014年行政案件收案的數量為21483件,而2013年的收案數量為10441件,增長了105.8%。
慕平稱,全年審結行政案件15930件,同比上升55.2%。對違反法律規定、違反法定程序或者證據不足的行政行為,依法予以撤銷,判決行政機關敗訴的案件占12.7%。同時,法院召開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現場會,促進了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的提升,有的區縣法院達到60%。
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將于今年5月1日起實施,針對行政訴訟中存在的“告官不見官”問題,修訂法提到,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托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對此,慕平表示,法院會與政府配合,進一步推動行政機關出庭應訴工作。目前,北京執行的情況還比較好,涉及政府的訴訟,政府或者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能出庭。
民商案件
一審調解撤訴率達59.5%
報告提出,去年,本市法院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26816件;審結婚姻家庭案件41773件;審結消費者權益保護類案件15438件;審結合同類案件178715件;審結借款合同案件20836件,涉案金額4760億元;審結破產案件200件;審結租賃糾紛案件14829件;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案件1693件。
為化解矛盾糾紛,各級法院加大調解力度,使民商事一審案件調解撤訴率達59.5%。
此外,去年各級法院依法制裁侵犯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的行為,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9587件,同比上升25.3%,依法審理了微軟公司訴北京合眾思壯公司侵害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糾紛案、知名作家訴美國蘋果公司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案等一批國內國際廣泛關注的案件,樹立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良好形象。
案件執行
去年執結標的額309.5億
針對執行難問題,慕平在報告中表示,目前,本市法院已建立執行辦案系統,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對每一個法院、每一個執行人員、每一個執行案件全程、可視、可控的監督管理。
此外,法院加大了對拒不執行裁判當事人的信用懲戒。去年,共在媒體公布失信被執行人12549人次,聯合有關部門進行信用懲戒,促使907件案件的被執行人自動履行法律義務。全年執結案件104562件,同比增加10.0%,執結標的額309.5億元,同比增加28.9%。
司法改革
增法官助理等司法輔助人員
報告中提到,經最高法院批復,市高級法院選擇了部分法院的審判庭開展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試點。一是以法官員額制為基礎,提高法官選任標準,減少法官數量,增加法官助理等司法輔助人員,提高辦案效率,探索組建適用于合議庭、獨任制的不同模式的審判團隊,落實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二是減少院長、庭長對案件的行政化審批,推行院長、庭長辦案,建立主審法官會議、審判長聯席會議等機制,規范院長、庭長行使審判管理權和監督權的范圍、方式和程序。三是加強審判委員會對審判工作的宏觀指導,規范審委會討論案件的程序,探索建立科學的審委會委員產生、履職、考評機制。四是規范審級監督關系,在審判工作上,減少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行政化管理,明確改判、發回重審標準。
此外,2014年年底,本市還成立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依托北京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成立了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
提到今年的工作時,慕平稱,要進一步明確各個審判工作崗位和環節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標準,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確保案件處理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
司法公開
當事人可實時查詢立案信息
慕平在報告中指出,去年,本市建立了裁判文書網上公開、審判流程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臺”。在“三大平臺”建設的一年時間里,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總訪問量超過4600萬人次,日均訪問量超過10萬人次。
據了解,自2014年1月1日起,除涉及國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個人隱私以及其他不適宜公開的案件外,全市三級法院所有生效裁判文書全部上傳到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和中國裁判文書網向社會公開。
7月1日起,案件當事人可在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手機APP程序上,實時查詢立案、審理、執行、審限、結案等五大類93項信息,審判流程信息直接從法院案件信息系統同步采集,當事人可以實時了解案件進展,監督審判人員嚴格依法依程序辦案。
另據慕平介紹,自去年12月21日起,執行信息公開平臺正式運行,平臺自動將執行辦案系統中的財產調查、財產控制、財產變價、案款發還等信息向當事人推送,提供查詢服務。
熱點回應
北京將進一步推動司法網拍
昨天,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慕平參加密云團分組審議時表示,去年,北京試點推動的司法網絡拍賣取得較好效果,參與度與溢價率都很好,資產拍賣速度也很快,今年訴訟資產拍賣將進一步向“網拍”方式推動。
去年4月,北京市法院正式在試點法院通過網絡試行司法網絡拍賣,網友可參與網上競買,在完全公開透明的狀態下,隨時“圍觀”整個拍賣進程。網絡司法拍賣試點如何,是否將進一步推廣呢?
昨天,慕平表示,由于不收取任何費用,降低了拍賣的成本,目前與網絡合作的訴訟資產“網拍”模式很受民眾歡迎。不過,并不是所有資產都適合使用網拍的方式來進行。慕平提到,不需要復雜的質量與瑕疵檢驗的小件物品在網絡上很受歡迎,但如房屋、汽車等大件固定資產在網絡上拍賣時,買主考慮到無法驗貨等情況,就不太適合。
“以往在拍賣公司流拍成本大,流拍比較多?!蹦狡奖硎?,從去年進行的幾次網拍來看,參與度與溢價率都很好,資產拍賣速度也很快,今年訴訟資產拍賣將進一步向“網拍”方式推動。
京華時報記者楊鳳臨 孫乾 黃海蕾 京華時報制圖何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