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由中關村發展集團承辦的2012年中關村論壇年會之科技金融分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舉行,該論壇以“推進金融創新,締造科技未來” 為主題,旨在結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金融發展和改革的實際,總結交流各國科技與金融結合發展的經驗,探尋我國建設科技金融創新體系的新路徑,為搶占全球科技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新的戰略制高點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支撐。
當前,全球孕育新一輪創新競爭高潮,我國處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領域配置,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發展,是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動力的根本要求,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舉措,是深化科技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需要。
中關村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集聚了大量的高端創新要素和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資源,是我國最具特色和活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肩負著引領全國走創新發展道路的重任。中關村吸納集聚了大量的創新型金融機構,是我國創業投資最活躍的區域,具有全國領先的科技金融發展基礎。中關村示范區已經初步搭建起由政府、擔保公司、銀行、保險、企業等主體共同參與的科技信貸創新體系,從而形成了具有中關村特色的科技金融體系,即一個基礎、六項機制、十條渠道: “一個基礎”:以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為基礎,以信用促融資,以融資促發展。
“六項機制”:在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的同時,探索建立了技術與資本高效對接的信用激勵機制;風險補償機制;以股權投資為核心的投保貸聯動機制;銀、政、企多方合作機制;分階段連續支持機制;市場選擇聚焦重點機制。 “十條渠道”:包括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境內外上市、代辦股份轉讓、擔保融資、企業債券和信托計劃、并購重組、信用貸款、信用保險和貿易融資、小額貸款。
中關村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有利于充分發揮中關村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創新資源密集優勢和科技金融領先優勢,更好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中關村以首都創新平臺為依托,抓住國家九部委和市政府出臺中關村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意見的契機,優化區域信用環境和投融資環境,聚集金融服務資源、完善技術和資本對接的機制,構建科技金融工作體系,開展先行先試的科技金融創新試點,擴大企業融資規模。
目前,跨系統、跨部門的科技金融工作體系已形成,創新性金融機構聚集效應顯現,重大創新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科技金融政策支持體系進一步完善,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融資額進一步提升,中關村科技金融的品牌效應得到較大提升。
論壇上,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以《科技與金融結合的中關村實踐》為題,與大家分享了中關村探索科技和金融產業融合的實踐之路,通過政府的市場化集成運營平臺,通力解決企業技術和資金的制約問題,幫助中關村科技企業成長壯大,促進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展。
中關村發展集團旗下的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中關村小貸公司、中關村創投公司在各自領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并且在集團統籌下,初步嘗試了投保貸一體化聯動的新機制,收到了很好效果。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的金融政策的支持和多種金融手段的創新,全球在推廣科技與金融的結合積累了豐富的示范經驗,如以色列風險投資基金、臺灣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等。這些國家及地區高技術創新的成功發展,是科技和金融資源緊密結合的成功典范,很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此次舉辦的科技金融分論壇,是中關村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的有力見證,是我國科技金融界的一場思想盛宴。在分論壇上,論壇承辦方和與會嘉賓形成共識,將聯合中介機構和相關科技金融機構,在2013年中關村論壇期間推舉出中關村科技金融十大創新機構和十大創新人物,以進一步為中關村的科技金融工作凝聚思想、匯聚資源、總結經驗、推廣作法、促進示范。(記者 王素娟)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