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午,網友在華龍網兩江論壇爆料,稱位于重慶市北碚區公園村26號的北碚圖書館紅樓維修工地,于今日上午發生火災。網友擔心該館藏有的大量古籍或被燒毀。記者剛剛聯系北碚區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曾毅,得知好在紅樓所藏32萬冊古籍已于5月15日前搬至新館特藏書庫,均沒有受損。
曾毅向記者介紹,火災發生于上午11時25分左右。火災發生后,北碚區政府、區文廣新局、區安監局相關負責人和消防官兵第一時間趕往了現場。
曾毅透露,大火于12時30分被全部撲滅,紅樓頂部木質結構被燒毀。現在,北碚區相關部門正進行事故損失和責任認定,文廣新局已及時展開現場清理、加固,以防二次災害。紅樓搶修將同步啟動,預計國慶前完成。
北碚圖書館由著名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于1928年創辦,總面積8000余平方米,累計藏書近90萬冊,擁有珍貴古籍32萬冊,古籍藏有數量占全市三分之一左右,為全國同類圖書館少有。
據曾毅介紹,北碚圖書館現有3棟大樓,新館、舊館和紅樓。其中紅樓為1932年修建,總建筑面積約1400平方米,屬土木結構建筑,是重慶市級文物。舊館和新館分別于1985年和2000年修建。
去年10月1日,北碚圖書館啟動了整體保護性維修工程。今年5月1日前已經完成新館和舊館兩棟樓的改造。6月1日,北碚圖書館開始對紅樓進行保護性維修。整體改造后,新館將作為對外開放和藏書地點,舊館作為辦公區,紅樓則將成為新的閱讀場所。
記者了解到,紅樓此前藏有32萬冊古籍,包括大量抗戰歷史文獻及民國歷史文獻,十分珍貴。曾毅說,北碚圖書館在今年5月15日以前,已經將這32萬冊古籍搬至位于新館內800平方米的特藏書庫,所有古籍均未受火災影響。
就此,記者也采訪了重慶市文物局副總工程師吳濤。吳濤表示,紅樓作為抗戰時期著名建筑,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市文物局會要求北碚區有關部門盡管調查事故原因,并向文物局提交調查報告,文物專家也將及時對紅樓進行維修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