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座位于“最佳城市實踐區”北側的建筑中,你會發現它的神奇之處——可以吃掉的餐具、冰做的酒杯、會發光的窗戶......這一切,都令倫敦零碳館在世博園區里充滿了別樣的魅力。
步入倫敦零碳館,我首先便被一股淡淡的青草味所吸引,原來設計師的理念,是想把舒適的生態居住方式與我們的生活工作相結合。零碳館所需要的電力、水、食物完全是自給自足,還原了不依賴于電網的零碳生活方式,勾劃出人類夢想中的“桃花源”。
拾級而上,來到了零碳館中的餐廳,在這里你會發現不少的意外驚喜:座椅上的鋼筋,是用廢棄的水籠頭管子制作而成;除了能夠享用美味外,還能順便把餐具吃下去;甚至連廁所的標志牌,都是用剩余的布料加上衣架組合而成。
原來,這里每天營業結束后多余的有機餅干,經過特殊處理,變成次日餐桌上的餐具,以減少洗滌帶來的污染和浪費,所以這些餐具都是可以吃的,還是香甜的巧克力味呢。而沒有被吃掉的餐具將會和廚房的生物垃圾一起,被收集到生物能爐內,用于發電、發熱。就連客人喝剩下的啤酒瓶、可樂罐也被收集起來,做成店內吊頂、地燈、燭臺等裝飾。回收這個概念,在“零碳館”內體現得淋漓盡致。
來源:東方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