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政府發放教育券 真正實現教育公平
2012年,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超過國內生產總值4%,達到21165億元。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民族、貧困地區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顯進步。而關注教育公平成了兩會代表、委員關心的一個熱點話題。為此,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
在此次提案中,駱沙鳴建議由政府發放給學生教育券,學生跟家長(持教育券)自己來選擇學校。通過這種機制改革,民辦學校可以吸引優質學生,同時,也能有利的激勵公辦學校。真正地實現機會公平、教育公平、就業公平。
駱沙鳴介紹,泉州已加大在學前教育方面的投入,2012年有20幾個學前教育幼兒園新建起來,同時,新的開發區也有相關的小學、中學建設規劃。
在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方面,駱沙鳴建議把辦學的均衡化、標準化作為一個教學工程來做,注重從人才的培養,通過委培等措施加大農村邊遠山區的師資力量,同時,通過管理的創新,共享整個學區之內的資源。
駱沙鳴建議可以采用民辦公助方式,引進一些教育改革的措施,激活公立跟民辦教育的活力,使他們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據悉,福建在2012年出臺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17年全省92個縣要全部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其中對學校的老師的交流也做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規定,比如說要求教師由優質學校流向薄弱學校,城鎮學校要向農村學校相互交流和互動,以此來加大對農村教育的傾斜力度。
實習編輯: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