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要建個"魔鬼碼頭" 無人管理也能裝卸、堆存

“魔鬼碼頭”啟用后,將實現碼頭效率最大化(資料圖片)
海滄保稅港區內,正在建“魔鬼碼頭”,預計明年5月建成投用。屆時,整個碼頭將實現無人管理。據悉,這將是國內第一個全智能碼頭。
昨天上午,廈門港口管理局副局長洪里專、海滄區政府副區長吳新奎做客市政府網,介紹了“魔鬼碼頭”的情況。
新項目:“魔鬼碼頭”可全程自動化
隨著港口船舶大型化、作業量增加,傳統碼頭的發展已經遇到瓶頸,而依靠計算機的強大處理能力,碼頭的效率可以大幅提升。新建的“魔鬼碼頭”就是要實現全流程的自動,追求效率的最大化。
吳新奎說,“魔鬼碼頭”是大家對遠海全自動化碼頭的稱呼。遠海碼頭于去年10月27日落戶海滄保稅港區,項目總投資約6.58億元,設計吞吐量為78萬-91萬標箱/年。
事實上,稱它為“魔鬼碼頭”一點也不為過。因為,整個碼頭無人管理,在碼頭上基本看不到一個人,所有的機械、車輛都是自動運轉,智能化機械將自動對集裝箱進行裝卸、堆存。這種效率遠超普通碼頭,效率也是“魔鬼”般。
新目標:推動兩岸港航業深度合作
2012年,廈門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72億噸,同比上年增長10.1%。集裝箱吞吐量720.17萬標箱,增長11.4%。
接下來的幾年,廈門港也有更高的目標。洪里專介紹,至2015年,廈門港將力爭完成貨物吞吐量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000萬標箱。到2020年,廈門港力爭完成貨物吞吐量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500萬標箱。
對臺方面,要將廈門打造成對臺快件貨物的集散中心、兩岸商品交易中心,將空運通關模式引入客滾運輸,提高通關效率。同時,推進兩岸港航業深度合作,推動臺灣港口企業與廈門港口企業相互參股、合作經營廈門港和臺灣港口的碼頭,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推動兩岸港口之間密集開通海上穿梭支線班輪,共同經營兩岸航線,實現兩岸船公司航線互補和艙位互換,形成海峽聯合樞紐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