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入學裝備破萬元 手機電腦成標配
現象
連續六年
女多男少
今年,廈門大學的本科新生有4730名(不含境外生),其中,女生2648名,占56%,男生2082名,占44%,這也意味著廈大本科新生迎來第六年的“陰盛陽衰”。
廈大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趙葉珠曾經提供一個獨到的觀點,認為大學的陰盛陽衰和高考的錄取率有關。據趙葉珠研究,就學生的成績而言,男性是兩頭多,女性則是中間多。當高考錄取率很低,如5%左右時,則男生多。當錄取率在50%-70%,女生就自然多了。
人文學院一位教授說,隨著女性比例上升,大學的各項政策也要開始考慮“男女有別”。去年,廈大思明校區緊急建造女廁所,以應對男女生失調。廈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石紅梅老師則認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重視性別差異性,分析兩性需求,對男女進行分類思想政治教育。
不少女生家長對大學“陰盛陽衰”更加“慌張”。廈大一輔導員說,過去孩子上大學,家長一直囑咐要認真讀書,不要談戀愛,現在女生家長則一直囑咐:“大學要把對象搞定,小心成‘剩女’。”
新生報到,一場家庭狂歡
本報記者 佘崢
昨日,在被問到有無單獨報到的新生時,廈大一學院的輔導員想了老半天說:“幾乎沒有”。的確,絕大多數的大學新生至少是“一帶二”——跟來的不止是隨時準備幫忙的父母,還有爺爺奶奶,甚至親戚。昨日的報到現場,上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嬰兒。大學新生的報到現場,有些變化寓意深遠。
而外界對“拖家帶口”前去報到的大學新生,正漸漸改變原先一頓狂批的態度。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新生報到日已經成為“家庭狂歡日”——許多家庭趁機啟動旅游計劃,在報到過程中,父母與孩子、夫妻之間的情感進一步飆升。
昨日的報到現場,很難見到扛著大包小包的新生,而在學校的超市里,擠滿了買席子、被子、臉盆、毛巾等日用品的新生家長。不過,帶吉他、小提琴等樂器來報到的學生倒是越來越多。廈大一學院的老師說:“現在學生太厲害了!從他們填寫的表格中,幾乎個個都有十八般武藝,大多都有藝術特長。”
貧富的差別似乎也在增大,有開著豪車送孩子的家長,也有自己擠火車、長途汽車扛著箱子來的新生。學校的老師說,有的家長,兜里只有一張回去的火車票。去年,一位來自河南的母親說,女兒的學費是貸款的,為了不讓孩子輸人,臨走時,她咬咬牙為女兒添置了手機。女兒后來悄悄跟她說,只有她一人用的是“老人機”,其他三人都是“蘋果”手機。
學校迎新的“自覺性”也在提升——不僅迎新,還得管家長住宿。去年,廈大首次在空調房里為新生家長搭建帳篷,今年繼續這樣做,不料,到昨天下午4點,91頂帳篷全部滿了,校方臨時又購置20頂。校方說,估計今天還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