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破除“玻璃門”助力民營經濟
平潭環島路綠意盎然
□《決定》·亮點
民營經濟再松綁
商事制度改革,只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眾多舉措中的一項。日前,中共福建省委在《關于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中指出,要進一步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健全市場準入制度。
《決定》指出,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廢除對民營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此外,還要健全市場準入制度,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實行先照后證登記制、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年度報告公示制,簡化經營場所登記手續,放寬企業經營范圍登記,延伸直接登記制。
□十八大以來這一年
民營經濟發展利好政策不斷
今年1月,福建省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工貿企業穩定增長六項措施的通知》
《通知》指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持續加大技改投入,2013年省級財政安排3億元技改專項資金。
2月23日,福建省政府下發《2013年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實施方案》
要求優化民營經濟發展體制環境,繼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全面推進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
3月2日,福建省政府取消和調整了一批省級行政審批項目
對2011年公布保留的379項省級行政審批項目進行了清理,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務質量。
□改革·愿景
政府需跟進配套措施
福建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史立偉秘書長:“‘先照后證’與‘注冊資本認繳’兩項制度,能降低企業注冊門檻,讓企業運營更加平穩健康。”
福州大學管理學院陳章旺:“企業注冊門檻低了,就更需要優化當前經濟投資軟環境和政府后期配套政策措施跟進。”
臺灣新北市蔡祁女士:“特地奔著政策而來,來平潭不到三天,就打算在這注冊新公司。進入平潭的門檻降低了,投資資金也放寬了,這對我們很有吸引力。”
福州大學管理學院劉強:“幾個同學一直規劃著自主創業,就是苦于登記注冊資金問題。如今的登記制度改革,將為我們減少不少阻礙,希望能盡快推廣。”
(海峽都市報記者 周錫銀 徐豐張 超暉文/圖 通訊員 林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