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漳泉企業向全國院校下單 預訂5300多名學生
廈漳泉第四屆暨廈門市第十二屆校企合作對接會。(記者 黃曉珍攝)
企業擴大生產急需技術人才,技術院校畢業生也在尋找就業崗位,在昨天舉行的“廈漳泉第四屆暨廈門市第十二屆校企合作對接會”上,雙方“相見恨晚”。這次對接會在廈門技師學院舉辦,企業與各類院校達成近100份合作意向書,現場促成5300多名院校學生與企業用工對接。
對接會由市政府主辦,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承辦。
本屆校企合作對接會突出了“深化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題。市人社局局長兼公務員局局長李欽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校企合作有利于學校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與企業保持一致,既準確把握企業用人需求,又促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實現校企雙方共同參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協作。
李欽輝說,通過校企對接會,將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培訓的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相互銜接,實現企業得人才、職工得技能、學生得就業、學校得發展的多贏目標。
高技能人才供不應求
全國17個省市的182所院校報名參會。
昨天共有來自江西、貴州、湖北、湖南、四川等全國17個省市的182所院校報名參會,其中高校60家,技工學校41家,中職學校81家,涉及院校畢業生22萬多人和250多個專業或工種,包括了目前廈漳泉三市許多急需緊缺的專業和工種,如機電、模具、車工、電子、數控類、縫紉工、現代服務業等。
對接會上,高技能人才可謂供不應求,廈門技師學院作為我市最主要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先后與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將為企業提供數百名畢業生。其中玉晶光電和廈門技師學院一口氣簽下240人,正新橡膠也簽了100多人。廈門技師學院副院長黃曼霞說,“企業需求的主要是機械、電氣、電子專業畢業生,我們與五六家企業簽約,每家企業預訂的畢業生都在五十名以上。”
本地技術院校的畢業生十分緊俏,也有不少外地的技術院校甚至高校慕名而來。太原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博士、碩士、學士多層次教育合理銜接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去年共有畢業研究生492人,本科畢業生4667人,專科畢業生766人。學校招生就業處處長靳秀榮說,“我們學校的學生專業面廣、動手能力強,希望通過校企對接會與廈門企業對接洽談,搭建雙方合作的平臺。”
校企達成近百份合作意向書
近600家企業參加對接會。
當前許多企業都面臨轉型升級,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明顯上升。昨天上午,近600家企業參加對接會,現場與各類院校達成近100份合作意向書,涉及70多個專業工種,主要集中在機械、電氣、數控類、高鐵航空服務、郵輪服務等,共有5300多名院校學生與企業用工對接。
宸鴻科技準備招收機臺操作、產品組裝、產品檢測等技術人員2000多人,企業招募中心專案負責人陳智勃介紹,春節過后企業就面臨技術工人短缺問題,參加這次校企對接會,能夠結識很多技術院校,為企業儲備技術人才。“技術院校畢業生來企業實習,工資待遇和正式員工是一樣的,經過實訓可以考慮留下來工作。”陳智勃說。
除了直接招收畢業生外,不少企業也通過和院校共建實訓基地等方式,為今后的人才需求提供穩定的保障。中迅德檢測技術公司與莆田學院簽訂了共建實習基地的協議,該公司人事行政部經理陳藝雅說:“學院有學生需要實踐,我們可以提供條件,我們會優先錄取來公司實習的學生。”
據了解,廈門校企對接會已舉辦十二屆,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許多省市職業院校多次參加廈門對接會,前十一屆對接會共收到企業與各類院校達成合作意向書2600多份,涉及院校畢業生30多萬人。
專家認為,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轉型升級,需要大批技術人才來實現。通過校企合作對接會,不僅可以緩解當前企業用工難、招工難問題,更重要的是,企業和院校可以建立起長期的合作機制,培養適合企業崗位和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達到企業和院校共贏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參會院校的專業工種設置和培養目標與產業結構、市場需求、企業發展更加緊密接軌,涌現了許多新的專業工種,將更好地服務我市產業升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