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珠海3月11日電(記者魏蒙)記者從珠海市衛計局于1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從3月29日起,珠海市公立醫院將實行藥品和醫用耗材零差率改革,由此,該市17家公立醫院將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由此減少的醫院收入將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補償80%、醫院自身消化10%、財政補貼10%等措施解決。
據了解,藥品從生產廠商到病人手中,會經過中間環節層層加價,進入銷售終端—醫院之后,國家允許醫療機構可以再加價15%銷售給患者。從現實情況看,這容易導致醫生與藥品、醫用耗材之間產生灰色甚至是存在腐敗溫床的利益鏈。
據該局局長李力介紹,珠海市政府已批準《珠海市公立醫院實行藥品和醫用耗材零差率改革實施方案》,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后,醫生診金(即掛號費)、護理費等費用將上漲。以珠海市人民醫院、珠海市第二人民醫院等三級醫院為例,主任醫師門診費由原來8元提高至30元,副主任醫師由原來的7元提高到25元,而普通門診則由4元提高到17元,急診診查費由7元提高到23元。除醫師診金有所調整外,珠海將提高門急診留觀、住院診查費以及一級、二級、三級護理以及新生兒護理的費用。
根據這一方案,該市的醫保基金將對參保人在17家公立醫院門急診就診的按每門(急)診人次報銷診金10元,診金報銷總額以上一年度公立醫院門急診總人次為基數確定,按照每家醫院的門急診人次占比補給相關醫院。比如掛號費提高后,市民可通過醫保報銷10元左右。與此同時,將按照財政供給體制,以上一年度醫院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減少收入的10%為基數進行補助,納入下一年度財政預算。
為保證這一機制的正常運行,珠海將健全完善醫院運行機制,成立珠海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建立醫院績效考核和預算管理制度,科學配置和有效整合資源,由醫院自身消化因取消加成減少收入的10%。
珠海市一家公立醫院負責人表示,實行藥品和醫用耗材零差率政策后,在降低群眾看病費用的同時,能使醫生回歸治病救人的本職,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屬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