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衷心希望廣大企業家充分利用資金、產業、技術、市場優勢和信息資源,積極投身湛江的建設與發展。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將牢固樹立重商、安商、親商、扶商意識,著力營造法治化的政務環境、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法治化的人文環境,推動民營企業實現更大發展。”6月12日下午,湛江市委書記魏宏廣在全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鄭重承諾。
近年來,湛江市不斷強化扶持力度,民營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在水產、家電、制糖等傳統產業領域形成了一批循環經濟產業鏈和民營大型企業集團;在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現代農業、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領域形成了一批領軍企業,推動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5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526 億元,占GDP比重從2010年的48.4%提高到64%,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1.6%。目前湛江市40%的技術創新成果來自民營企業,在全市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達90%。截至2016年5月底,湛江市民營經濟單位數達21.4萬戶,占全市登記市場主體的93.5%;民營經濟從業人員達101萬人,占全市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72.1%;民營經濟上繳稅收239億元,占全市稅收比重達65.5%。
當前,湛江進入工業項目開工建設數量最多、投資規模最大的大建設時期,迎來了系列重大發展機遇。湛江被列為國家“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省委、省政府賦予湛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示范市、廣東對接東盟的先行區、粵西地區中心城市、競爭力強的現代港口城市”的重大使命,明確提出打造“湛茂陽臨海經濟帶”,明確支持湛江“建設環北部灣中心城市”;以晨鳴紙業、寶鋼湛江鋼鐵基地為代表的一批重大工業項目陸續建成,深湛高鐵、合湛高鐵、云湛高速公路、玉湛高速公路、湛江國際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以海東新區為抓手的城市擴容提質拉開了嶄新格局。特別是“十三五”時期,湛江將投資5000億元實施“重點項目萬億工程”,這將是湛江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5年,必將讓湛江保持大建設大發展的良好態勢。
為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湛江市委、市政府專門邀請1000多名有意到湛江投資置業共謀發展的全國各地企業家、湛江籍外出鄉賢、湛江本地民營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商發展大計。這是湛江市舉辦的規模最大、人數最多、規格最高的民營經濟工作會議。同時,會議還出臺了《湛江市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圍繞優環境、降成本、助融資、促壯大、扶創新、拓市場、強保障等7個方面制定了40條政策措施,優惠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是湛江市前所未有的。
湛江市市長王中丙表示,湛江市將全面落實《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意見》,讓民營企業家在湛江放心、放手、放膽發展,讓優秀民營企業家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事業發展上有舞臺,推動全市民營經濟發展更上新臺階。湛江市經信局、發改局、金融工作局等部門領導就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先后在會上作了表態發言。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工商聯主席、廣東金嶺糖業集團董事長林水棲代表民營企業家宣讀《企業家代表倡議書》,倡議廣大企業家做精準扶貧的踐行者、社會責任的承擔者、道德風尚的傳承者,借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東風,打造“湛江制造”、“湛江創造”品牌,為湛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環北部灣城市貢獻力量。
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忠說,在民營企業發展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市委、市政府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為我們企業加快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國聯水產是在湛江本土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在成長的15年里,經歷諸多國際貿易戰、締造全產業鏈到成功上市,都離不開湛江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未來,國聯水產將堅決扎根湛江,增強對本土產業的投資,打造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海洋食品企業,以一流的業績回饋社會。
當日上午,湛江市組織外地回湛參會和湛江駐外商會企業家參觀考察寶鋼湛江鋼鐵基地、南方海谷、湛江教育基地等項目建設情況,進一步增強企業家在湛江扎根,創業的信心。(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