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民間環保組織
測了鄭州兩個地方的PM2.5值
數據很“好看”:空氣質量一級優
碧沙崗公園西門:檢測時間:5月15日上午08時56分;天氣:晴;風力:二級;溫度:18℃;濕度:39%;儀器檢測結果:29ug/m3。國標:空氣質量一級優。
花園路長途客運北站:檢測時間15時15分;天氣:晴;風力:三級;溫度:27℃;濕度:13%;檢測結果:8ug/m3。
網友有疑惑:儀器靠譜不?
該數據一公布立刻引起不少網友的跟帖討論,質疑的聲音還不少。
sail1960:你們的儀器不準吧,測出的數值變化太大了。鄭州的空氣質量能達到一級優嗎?
李zhy:前天開始,空氣好了不少。難掩污染事實,每個人都應該踐行環保,也是在保護自己。每個人有享受自然的權利,也同時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鄭州老楊:建議不要過多選擇公園廣場綠地,多選擇其他地方。檢測碧沙崗有用嗎?
帶著網友們的疑問,記者采訪到了自然之友河南小組的負責人寇祥。
“我們這個數據僅供參考。”寇祥坦言,他們的PM2.5速測儀不夠專業,數據不會太權威,只是如實公布,主要是希望用監測活動宣傳環保科普知識,推動公眾都來關注空氣質量和低碳環保。志愿者們每天會隨機選擇市內的兩個點進行監測。
“據我了解,PM2.5的值在10ug/ m3以上都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并且每增加10個點,患病率都會增加很多。”
那為什么兩個地方的數據相差這么多呢?
“剛下過雨,又刮點風,空氣質量可能會好些。大氣污染有一個不斷累加的過程,上午我們其實是在友愛路嵩山路口作的監測,每次1分鐘左右,重復了幾次取的平均值,下午雖然是在長途客運站附近,但離馬路還有一定距離,再加上下午刮起了3級大風,數據就稍微好些了”。
寇祥告訴記者,刮風、下雨和陽光都會影響PM2.5的監測值,“這3個因素會有利于空氣中的顆粒物消散,空氣質量相對好一些”。
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監測,寇祥稱,他發現PM2.5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早晨5點左右,而最低值則在傍晚6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