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26日下午,鄭州市第十四中學外事科研處主任施玉娟宣布以校長原永明為組長的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工作室正式啟動。這標志著鄭州市第十四中學向國際化教育又邁進一大步,同時印證了學校貫徹“培養(yǎng)走向世界的現(xiàn)代人”的教育理念方針。
據(jù)施玉娟主任介紹,學校開展國際理解教育課程,旨在讓孩子們能在學習中培養(yǎng)與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們相處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學校的愿景是,開設國際理解教育課程,探索培養(yǎng)學生全球理解之路。
“國際理解”(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的目的是促進合作與和平原則,是促進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國家和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美國學校教育中的國際理解教育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加強外語教育如雙語教育、在學科課程中融入國際與全球視野、鼓勵師生對外交流學習、利用學校里的外國師生充實本校師生的國際化教育經(jīng)歷。目前中國各地開展的國際理解教育主要是通過歷史、地理、外語等學科教學活動滲透國際理解教育。
據(jù)了解,鄭州市第十四中學是AFS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學校,自2004年以來,每年外派學生出國交流并接待國際學生入校生活、學習,該校在“國際理解教育”方面進行了多年有益的實踐與探索,積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經(jīng)驗。
該校開設的“國際理解教育”這門課程將納入實際操作,每周一個課時,一部分外語優(yōu)秀、關(guān)注國際事務的學生將成為首批“嘗鮮者”。現(xiàn)在該校已在試驗多個學科內(nèi)滲透國際理解教育,讓學生用國際視角去看待和理解問題,培養(yǎng)世界公民的眼光。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 (記者 李璐)
實習編輯:陸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