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沒調解好,我放不下心啊”
段集法庭轄段集、方集、武廟、祖師四鄉鎮。這四個鄉鎮連同陳淋子鎮在計劃經濟時代被稱為“南山五社”,屬大別山的余脈。段集法庭是名副其實的山區法庭。隨著形勢的發展,特殊的自然環境使得這里的山林承包合同、工傷事故糾紛日漸增多。方俊裔生前調解的大千公司與一名工人之間的工傷糾紛就是其中的一例。
大千公司全名大千石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生產大理石為業,公司設在段集鎮下樓村。兩個月前,一名采石工人作業時受傷,與公司就賠償問題發生糾紛,傷者及其家屬多次阻撓公司正常生產。段集鎮政府啟動“三調聯動”糾紛調解機制,副鎮長王有恒會同段集法庭庭長周永勝、審判員方俊裔于上個星期趕往公司多次組織雙方調解。因雙方對責任主體存在爭議,公司只同意給予傷者適當補償,故未能達成協議。
8月23日,當地適逢暴雨。上午8時30分許,庭長周永勝要趕往縣院開會,方俊裔考慮到該起工傷糾紛未得到妥善解決,可能會繼續影響公司正常生產,心里很著急;加之有一起離婚案件的雙方當事人也居住在下樓村,遂決定再次去該村一并處理這兩起糾紛。
“案子沒有調解好,雙方都不安頓,我放不下心啊。”方俊裔請示庭長并做好當日“便民小黑板”的登記后,于當日上午11時許租車趕到大千公司。
方俊裔隨即主持傷者與公司就賠償事宜進行調解,持續近兩個小時,雙方差距逐漸縮小,調解工作取得較大進展。
下午3時許,方俊裔與下樓村村長桂詩忠協商通知另一離婚案件的當事人男方彭某到村部調解,因暴雨未能如愿。滯留到當晚8時許,暴雨停止。因無車輛送行,方俊裔便搭乘一私人車輛返回。途徑段集鎮柳林村急流澗河(史河支流)一漫水橋路段時,車輛被突然涌來的一股山洪打翻,司機方宜鵬和乘客楚某僥幸脫險,方俊裔和同車另一名乘客被洪水沖走。
當晚,縣消防大隊組織官兵搜救未果。24日凌晨,在離出事地點大約3公里的地方,方俊裔的遺體被居住在下游岸邊的一戶村民發現。
“共產黨對得起我,我也要對得起共產黨”
方俊裔同志出生于1953年2月,河南省固始縣方集鎮人。1972年12月參軍入伍,197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11月轉業至固始縣人民法院。他先后在方集、陳淋子、段集法庭工作,歷任書記員、助審員、審判員、副庭長并主持工作。2003年,該院實施機構和人事改革,50歲的方俊裔不再擔任職務,成為一名普通的審判員。
方俊裔的妻子曾憲春告訴記者,她至今仍清楚地記得方俊裔穿上法官制服回來時的情景:“老方趕回家,興沖沖地跟我說:‘憲春,我在部隊穿軍裝,回來穿法官服。共產黨管我吃、管我穿,對得起我;我也要對得起共產黨啊。’”
為了這句“對得起黨”的誓言,方俊裔下足了功夫。為了盡快完成軍人到法官的角色轉換,他把法律書籍帶回家,一點一點地“啃”;不懂的就虛心向法庭年輕的同事求教。曾經跟方俊裔一起共事兩年多、法律科班出身的同事徐善傳稱贊:“老方的水平在軍轉干部中間是數一數二的。”
方俊裔的兒子方自成告訴筆者:“爸爸的每一份調解書、判決書都是寫了又改,改完再審直到只字不差才肯停筆。常常在夜深人靜之時,他還在家里的書案前奮筆疾書。他就是這樣一個認真的人。”
在法院檔案室,筆者翻閱方俊裔辦理的一件件案卷,每一分手書的判決書、調解書都是字體雋秀,一絲不茍。
而在段集法庭庭長周永勝看來,他最佩服的還是方俊裔的“調解功夫”:“28年來,我沒有統計過老方到底調解了多少糾紛,只知道他整天忙得不亦樂乎。不論分內分外,只要是老百姓解決不了的糾葛,他都盡力去辦。要論老方辦理訴訟案件的調解率,至少也在80%以上。”
8月24 日上午,在方家布置的靈堂里,一位40多歲的女子長跪不起,悲痛難抑。她叫汪銀,方集鎮漢莊村人,是方俊裔辦理的一起案件的當事人。多年來,她和“三哥”方俊裔親如一家人。
汪銀的丈夫叫申明連,幼時生病落下耳聾、語言不清的殘疾。汪銀結婚之初,申家貧窮,家里人生病沒錢醫治。重壓之下,汪銀提出與丈夫離婚。
在辦理這起案件的過程中,方俊裔首先跟汪銀七拐八彎攀上“親戚”,一下子拉近了距離;又用一些身邊的事例甚至自己的經歷反復闡明一個道理:善待婚姻,珍惜緣分。汪銀深切地感到:方俊裔就像一位值得信賴的兄長。她終于撤回了起訴。
事情并未就此結束。后來,方俊裔一有空就到汪銀的家里開導她:“你丈夫雖然有殘疾,但是人老實能干,你智力健全,又可以彌補他的短處。你們可以共同做個合適的生意啊。”就這樣,汪銀夫婦選擇了裝潢生意。
2004年以來,汪銀夫婦的生意做得順風順水,每年有六、七萬元的收入。方俊裔兄弟姊妹七人,排行老三。汪銀兩口子為了感謝恩人,就稱方俊裔“三哥”。10多年來,他們兩家就像親戚一樣。
汪銀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方俊裔經常噓寒問暖。8月22日上午,也就是方遇難前兩天,方俊裔到段集公安派出所辦事,路過汪銀家,又過去小坐了一會兒。“不成想,那竟是最后一面!三哥沒了,今后有啥事誰幫我拿主意啊?”
在汪銀家里,有一張用方框鑲邊的全家福照片,而位于全家福上邊的,是一張方俊裔的照片。一家人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恩人的崇敬!
在方俊裔的心中,守法、講理是做人的基本底線。越過了這條底線,他只能“六親不認”。
去年,方集鎮街道的吳某跟方俊裔的一個叔伯妻嫂岳某在街道共同建房。因為是鎮里統一規劃建房,雙方共同共有界墻。房屋蓋起后,兩家按理應該各自負擔一半的墻體費用,岳某也向事先預支費用的吳某支付了己方應負的費用。事情本應到此結束,但岳某的小叔子曾某得知情況后,說嫂子錢付多了,非讓吳某把錢退回。兩方糾紛鬧到當地派出所,該所調解未果。曾某想起了“姐夫”方俊裔在法庭工作,遂準備將糾紛起訴到方集法庭。
得知情況后,方俊裔和派出所干警來到糾紛現場。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方當著眾人的面即告訴曾某:“街道的房子是統一規劃的,界墻屬共同所有,墻體的費用當然應該共同承擔。你嫂子并沒有多付錢,她本人也已經付了應付的錢,你就別鬧了。”曾某沒想到方俊裔這么不講情面,多次跑到方的家中辱罵方。方俊裔坦然回應:“你罵我,我也要說公道話!”后來為了避嫌,案子由段集法庭交到縣院民事庭處理,曾某敗訴。
方俊裔長期患低血鉀癥,這種病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嚴重時甚至無法行走。但是,他從來不把自己當一個病人看待。
方集鎮方集村的張克文曾經是段集法庭雇用的一名司機,他告訴筆者這樣一件事:2008年,老方和庭長周永勝到段集鎮青峰村的螞蟻山茶場處理一起糾紛。因為通向茶場的路崎嶇不平,大家只好把車停在山腳下,步行兩個多小時方才趕到茶場。由于勞累過度,下午一點鐘大家步行下山時,老方的低血鉀癥發作,無法行走。張克文和周永勝硬是輪流把方俊裔背下山的。
這樣的經歷并沒有把方俊裔嚇倒。就在一個月前,位于段集鎮青峰村的一家企業上海中鼎石業有限公司雇傭的一名駕駛員下山途中不慎撞上山體,導致身亡,死者家屬停尸鬧喪。方俊裔得知后會同段集鎮綜治辦、信訪辦的工作人員在山上連續住了四天,終于把糾紛妥善化解。